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及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孙曙仁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于安全生产极端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安全理念和要求,比如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尽职免责、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等,对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倾心倾力,同时也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青岛中建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于安全生产极端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安全理念和要求,比如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尽职免责、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等,对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倾心倾力,同时也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分别从施工安全管理风险管控、人员岗位定责、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几个方面着手,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及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做简要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前言
        建筑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永远的重中之重,也是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建筑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建筑市场准入控制机制的逐步建立,以及伴随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建筑项目越来越多的同时,施工安全问题也频频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建筑企业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无视相关法律法规,二是来自社会各方的监督力度不足,从而导致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的种种安全管理问题。
        一、建筑安全项目施工管理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现场安全是建筑工程项目正常推进的关键,也是建筑行业健康良好发展态势的基本保障和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更与建筑工程质量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工程施工必须严格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和“管生产必管安全”的安全生产指导原则,有效防范安全生产风险,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环节多、工序复杂、人员众多的特点,尤其是近年来伴随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安全风险也相应的增加。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对安全管理风险管控重视度不够
        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实行风险管控的目的是通过对施工中的危险进行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进而消除施工中风险可能导致的各种灾害及事故后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人员设置不足,且在岗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及职业素养较低,不能及时、有效的分辨施工中的重大危险因素;同时,施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轻视安全管理,从而使得安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另外,作为社会监督力量的政府、建设主管单位等机构在安全监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问题,对项目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为建设生产埋下安全隐患。
        2.人员岗位定责不清晰
        安全工作难以落实到实处,究其原因,是因为安全生产责任与管理责任存在脱节。尽管绝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是“有计划,没行动”的现象普遍存在,总而言之,安全没有真正引起广大员工的高度重视。由于对于岗位定责不够清晰,事故发生后,存在着责任推诿、处罚力度不足的问题,责任制度难以真正落实。
        3.生产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制定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把安全生产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做到全员、全面、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但是在实际中,有部分企业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上,存在着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日常安全检查、安全防护等缺失的问题。生产安全管理制度未能充分有效发挥其作用。
        4. 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全面推行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作业环境水平,施行绿色施工,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项目文明施工管理是工程建设有序进行的保证,亦是提高工程施工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譬如,施工现场围挡设置不符合标准化要求,围挡存在不连续性,且高度设置不达标;又抑或施工现场存在施工材料乱堆乱放、道路硬化不符合规范要求甚至道理未硬化、防火器材缺失、安全及警示标识牌缺少等问题,都反映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形势十分严峻。
        三、促进建筑施工管理及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1. 强化识别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因素有很多,譬如建筑周围施工环境因素,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的使用,化学材料的堆放贮存等等,都会对工程施工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安全威胁。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具体方法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勘察,并及时就潜在的危险因素与现场工作、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集思广益,对危险进行分析和判断;严格检查施工现场的设备使用情况及考察施工人员操作规范程度;可就施工安全问题进行预警整理,并在考察现场时将实际情况与预警方案比对,从两者偏差中寻找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此外,应强化各级住建部门及企业内部监管行为,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活动,提高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以“立体式、全覆盖、无盲区”为基本准则,把危险性较大部分工程作为日常监管、安全巡查的重点,从根本上督促建筑施工企业重视施工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切实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发展。
        2.严格建立权责分配,做到权责清晰
        我们应该坚信权利与义务和利益之间不应该相背驰,而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平衡,因此,建筑项目各方应该在履行相应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获取相对应的利益。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管理中,应做到权责到人,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特定目标和职责,建立追责机制,确保管理工作具有可回溯性,责任具有可追溯性。同时,明确建筑企业的主体责任,并强化对工程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外部监管工作。
        3.建立健全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建立严密科学的生产责任体系,实现岗责一体,组织既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其次,提高施工人员现场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和岗前培训活动,消除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侥幸心理,培养规范操作、安全第一、防患于先的理念;再次,加大施工管理及安全生产投入,在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警示宣传的同时,不断引入新设备、新技术,并培养和吸引专业型技术管理人才。
        4.加强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
        项目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场地整洁、卫生,施工组织科学,施工程序合理的一种施工活动。实现文明施工,不仅要着重做好现场的场容管理工作,而且还要相应做好现场材料、设备、安全、技术、保卫、消防和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一个工地的文明施工水平是该工地乃至所在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科学、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平面管理,其中主要包括设备、材料的分类摆放和贮存,以及生产垃圾的回收及清理工作。施工现场应接受评分考核系统的监察,建立完善的权责制度;施工现场搭建的施工设施必须达到标准要求,并加强对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将施工生活区域的卫生管理纳入施工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的范围之内,建立清洁的饮用水和消毒保健系统,从人本角度关注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精神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质量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密切联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郝海东.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运行及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4(7): 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