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韩德谊
[导读] 摘要:施工材料是建筑施工现场重要的生产要素。
        青岛中建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施工材料是建筑施工现场重要的生产要素。施工材料管理因为涉及的范围广、头绪多、管理任务重,一直是一项最十分要的管理内容。本文从施工阶段项目材料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旨在提高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管理
        前言
        建筑工程材料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大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是指结合工程类型、场地环境、材料保管和消耗特点,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从材料投入到成品产出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保证生产需要和材料的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消耗。现场材料管理水平的好坏决定工程的工期、质量、成本和利润等方面,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中的问题
        1、部分材料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不高、管理思路不清晰,对于材料的了解不足,管控跟踪不严谨,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
        2、材料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滞后,不能做到随着市场外部环境变化,不能满足项目成本利益的需求。一是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材料管理部门在工程投标活动中没能为工程单价分析提供有效信息,导致在中标后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与投标时调查的材料价格相差较大,给项目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在工程项目中标后、施工前没做好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预测;三是材料成本核算、分析工作薄弱,使材料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预控不足,造成流动资产流失。
        3、材料验收把关不严。对周转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管控不足。对于材料出库后的使用情况跟踪管理不足,使用过程中浪费严重。
        4、材料储存保管中存储不当,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防范不到位。材料堆放零乱,无明显标识等。无登记材料收、发、领、退、存台账,没有对材料进行定期盘点,没有做到月、季度材料收支动态报表。
        5、事中管理不足,对工程分包劳务队伍材料使用的管理不深入,造成工程项目资产流失,提高工程成本。忽视对业主或供应商提供材料的验收环节,以包代管的形式往往造成了以次充好的情况的发生,带来资产流失风险。
        6、施工现场材料的保管条件较差,管理人员观念意识差,缺乏材料维护保养意识,随意堆放,材料丢失、损坏情况较普遍,材料使用寿命缩短,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工程造价。
        二、解决措施
        1、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培训
        加强对于材料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得相关部门的人员明确自己在材料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实施、材料保管、材料使用、材料清理过程中的基本工作程序、方法和责任。在业务素质方面,对材料管理相关人员进行具体业务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操作能力,并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工作效果考评,使之在竞争中发挥最大潜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强化工程材料的信息化管理
        材料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是施工企业从粗放型到精细化转变的必然。首先要熟悉工程所在地相关材料的市场价格,还需掌握当地不同材料的情况,根据其地域特点以及时事政策有效预测当地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此外,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为工程成本控制提供有效保障。
        3、控制好材料的采购成本
        1)依据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材料预算,做好材料的采购计划工作,切勿出现盲目采购造成库存积压现象的发生。
        2)对于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材料,要求材料供应商必须按照合同的要求以及标准供应材料,严禁不符合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的材料进场,以免由此引发工程质量问题。
        3)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验。材料进场前安排好检查验收。核验材料数量、型号是否跟图纸要求一致,核验材料厂家的企业资质,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一律清退。

及时做好材料的抽样送检,以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合格。
        4)工程所需材料需要提前做好计划,按照施工现场的进度情况及时就行采购,以免影响工程进度或不必要的费用增加。
        5)及时归集整理相关材料合同、票据等原始材料,积极配合施工现场材料核算,落实工程材料款项到位.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加强现存材料的使用管理
        实行限额发料制度是控制材料消耗的关键。
        1)领料手续必须齐全。管理中做到凭领料单去管理处领取材料,而领料单则是由相关技术部门或者工程负责人根据工程施工图预算来签发。
        2)控制领料数量。实际耗用材料的数量.必须以计算期内实际用量为准,不得以领代用,对超额领料应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认并注明超用原因。
        3)及时回收处理余、废料。处理废料所得的变卖收入应办理正规手续,并冲减相应材料成本。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劳保用品等的领用要办理正规领用手续外,设立专门台账并及时摊销或回收,对损失或丢失用料追究责任。
        4)定期对实际消耗量和计划消耗量做对比分析,分析是否符合当前的工程进度,综合动态因素,把材料消耗与计划和过程控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果在工程进展过程中发现有用量超标的现象,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项目部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并制定出整改措施,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材料的浪费。
        5、做好材料保管工作
        1)施工现场材料要分门别类堆放,并标明品名厂家、生产日期、型号、规格等。
        2)随着领用登记材料的收、发、领、退、存台账,跟踪掌控各种材料的动态,以便加强材料宏观监控和利用效率。
        3)加强安全管理避免出现丢失现象,此外还需保障材料库房的加强防火、防潮、防腐蚀工作,有效保证避免因突发情况造成材料的损失。
        6、注重材料成本核算分析
        按照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要求进行材料核算,定期对材料进行核算、分析工作,使材料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及时、有效,使经营决策者能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来克服材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因库存材料资金占流动资金的比例较大,进行材料核算也利于相关部门对库存材料数额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严格按照生产进度及材料用量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批次,并且对每一个采购批次的采购量进行规范管理。采购费用与采购批次成正比,保管费用与采购批次成反比,要确定合理的采购批次才能使采购费用与保管费用之和最低,从而有效地降低材料的成本。因此,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制定经济采购批量,能够有效地节约材料的费用。
        7、采取先进的材料管理手段
        ABC分析方法对现场材料进行管理,以抓住重点、对少数进行重点管理的方式,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标和要求,对管理对象制定出不同的分类标准和指标,将其分为重点(A类)、次重点(B类)和一般(C类)三个等级。将其应用到施工现场,对其中A、B类材料的重点管理,理顺了众多材料的复杂关系,搞清了材料的地位,明确了重点。可以促进施工现场管理在低成本的基础上更加高效化、合理化,结合企业的经营策略、管理要求、管理对象的特征等对不同级别的材料进行不同的管理和控制。对施工企业加强其资金有效运作、增加企业利润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结语
        做好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是控制项目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现现场材料管理的全过程性管理、全员管理、微观管理,可以达到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伟,缪亚东,李叶飞.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S1):88-89
        [2]李诗珍,王长建.ABC分类管理在配送中心的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3,(8)
        [3]张旭东,晏菲.材料管理与企业效益的关系[J].散装水泥2004,(03):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