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公司 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中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施工风险,所以对这些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切实提高轨道交通的建设质量,因此在本文中就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提出了几点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控
1 轨道交通工程存在风险因素分析
1.1 环境风险影响
对于轨道工程来说,环境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一般体现在地质环境和周边的建筑等方面。①地质环境:对轨道交通工程起决定作用的是地质环境,不同的地质,其施工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在施工要求方面也要求也不一样。如果在施工之前,没有实地的对当地的施工地质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很容易造成设计与本身不相符,就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②周边建构筑物:对轨道交通工程产生影响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周边建构筑物。如周边高层建筑的地基、高压线塔、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及通信电缆等等,轨道工程就需要尽量避开这些建构筑物,避免产生不利影响。
1.2 工程自身因素
轨道交通工程自身的安全风险主要是来自自身的问题,一般以现在结构问题和建设规划以及上道工序质量等各个方面。①工程自身结构:对于一个轨道交通工程而言,大致划分成为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及后期运营三个阶段。尤其是前期设计对于整个工程安全的影响最大,例如前期设计工程结构不严谨、不完善,不但会给施工造成极大影响,对后期运营也有一定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与困难是后期极难解决的。②工程工序质量:工程工序质量对于工程安全风险也有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质量的控制。因此要加强工程工序质量,确保人们财产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更是控制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的重要方面。③工程建设规划:和其他工程相比较,轨道交通工程属于一项较为特殊的工程,特殊在于这种工程对城市具有极大的影響,不但关系到了市容市貌,还对人们出行便利有极大影响,因此对整个工程建设的进度及阶段划分有极高的要求。所以做好工程施工计划、有序施工,确保了人们出行便利性,对轨道交通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风险管理对策
2.1 建立施工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原则
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风险管理制度能够顺利落实,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建立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正确应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在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健全施工现场的监理制度,对于施工中存在的不规范操作行为进行纠正,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风险。对轨道交通建设产生影响,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进行管理时,需要针对轨道交通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仔细的审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管机制。
2.2 设计环节
轨道交通设计过程中,设计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设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设计之前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深度以及风险事件、风险环境等进行认真的分析,仔细考虑轨道交通车站以及各种类型的工程地理位置以及主要存在的风险,针对施工现场的周围地质状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大小,积极寻找有效的应对措施。结合地方法规,施工标准以及设计规范等相关内容,提高设计水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项目的计划工作完成以后进行下一个阶段的风险控制。设计企业可以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及时了解计划的执行状况,进行风险的识别和风险控制,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相关施工企业也应该对施工技术成果进行仔细的评估,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2.3 深入开发信息化平台的运用
要想切实提高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在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应针对施工中遇到的风险进行等级的划分,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识别,风险评估等多种措施全面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水平,进行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控制技术体系、责任体系、管理体系、预警体系以及第三方管理保障体系等,为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信息系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网络数据库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从而针对施工中遇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预测和警报,协助各级管理部门及时掌握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对报警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降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风险。
3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创新获得的进展
3.1 科学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已然建成
要想保障整个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性,就必须从政府到企业再到第三方监督机构,至上而下地形成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而当前在我国,这套体系已然形成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就拿政府层面的管理来说,各地区政府听从中央的指挥,近年来已经在我国各个开始建设地铁的城市设置了专门的监督站点,用以保证和维护各个城市地铁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这一层面,业已设立了相关的安全委员会和质量监督局,用以实时监控地铁施工过程和后期投入运行之后的一系列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最后,借助第三方的监督机构,我国的地铁系统业已得到了全方位的监督,不管是在其哪一个流程当中,都获得了巨细无遗的实时监控,保证其安全风险置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3.2 建成了一套安全风险的远程监控系统
借助这一远程监控系统的建立,不管是政府的监督人员还是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都仅需借助显示屏幕,就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不管在任何时间点内都可以准确地获取与其相关的信息。除此之外,鉴于盾构施工参数的重要意义,许多轨道施工企业近年来都已配备了专业的技术,用于实时向监督方传递相关的数据信息,有的企业甚至还能够将这些信息传递到智能手机上,实现了高端的远程监控。
3.3 不断强化和提升对于重大风险源施工过程的管理精细化水平
近年来,不管是负责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的企业,还是其上级的政府部门,都越来越来关注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风险源进行管理的水平,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呈现出精细化管理的趋势。一般而言,相关部门都会对有关风险源施工的方案进行反复的审核,并且聘请专家团队对其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全面的验证,并要求设计方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反复的修改。而在这一过程中,得益于近年来BIM等建筑技术的发展,因此对于这类危险系数较高的风险源施工方案,一般都能够采取3D的可视化技术进行全面而直观的显示,如此一来,对于施工过程存在的细节性难点,施工方就能够更为直截了当地进行了解和处理。而运用这一技术之后,施工方和设计方之间的沟通难题也能够得到化解。因为BIM技术能够极大地为双方的沟通带来便利,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调动功能,能够使得从设计到施工的一整个流程都获得较为精细的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控制是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分析影响其因素,联合整个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情况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保证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辉,罗凤霞.地铁土建工程风险管理的思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5):117-120.
[2]何理,钟茂华,邓云锋.城市轨道交通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