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锦程安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当前,环境污染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共同的问题,水污染、土质污染、空气污染等与人们赖以生存的元素正遭受来自人类自身活动的严重破坏。要想促进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科学推进环境保护工程,切实提升环境保护的有效性。这种情况下,对环境进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环境监测工作;环境保护;重要性
一、环境监测工作概述
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介质进行测定,然后根据环境监测结果对照环境标准,对环境污染和环境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在现阶段,环境监测主要分为三类,特定目的监测、常规监测及研究性监测。常规监测主要是对环境污染源和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然后根据监测数据对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判定。特定目的监测主要是对一些污染事故进行监测。
二、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1.环境监测有助于环境治理成本的降低
我国各地区环境污染都存在一定的潜伏期,通常潜伏期内很难发现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而潜伏期后又使得多种环境污染状况大面积爆发。特别对于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只有在其爆发前做好环境监测,才能对不同污染的后果进行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环境治理成本。通过对某一地区空气、水、土壤样本的长时间检测,可以得出该地区环境质量的发展状况,然后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方面进行治理,这样可以实现环保工作的针对性、高效性。
2.环境监测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中的噪声、空气、水、土壤等数据,是评估某一地区环境质量是否达标的最低标准,也是划分不同污染等级的重要指标。国家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中,可以借鉴环境监测工作的各项指标,并规定凡是违反这些指标的污染者,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或刑事责任。所以科学化、规范化的环境监测数据,不仅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而且有效提高环保执法的工作效率。
3.环境监测有助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推进
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步骤,其可以通过环境污染源、污染因素等的监测,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数据参考。现阶段城乡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大多由工业排放、农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或生活垃圾处理等产生,这些污染仅仅依靠简单的治理很难消除。因此在某一地区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规划者可以利用环境监测数据,对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解,远离或规避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以保证项目建设的正常进展。
4.环境监测为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提供资料
在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如何对环境污染责任进行认定,以及对环境污染事故作出客观处理,成为各地区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环境监测的空气、水、土壤等数据,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的特征,可以被用于多种环境污染事故的责任评定。
三、环境保护下加强环境监测应用的对策建议
1.提升对环境监测的认识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实现途径,是我国开展环境管理的关键环节。加强环境监测需要对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样品进行采集,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不断探索科学的检测方法,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提升设备产生的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加最终的数据分析报告的正确率。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一线环境治理人员强化对环境监测重要性的认识,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
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的工作实践看来,因地制宜开展环境监测是决定环境保护成效的关键因素。
根据不同地区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机制,将设备维护机制、数据对比机制等包含进去,进行更具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促进外部监督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实效。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测队伍
随着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不断取得的实效,环境监测队伍暴露出来的弊端逐渐为人们所重视。高效的环境监测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监测队伍,在一定的专业知识的支持下才能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引导和带头作用,才能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力量和智慧。因此,各级环境监测机构都应当加强对监测队伍的培养,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重视对人才的再教育工作,提升在岗人员对处理环境突发事件的灵敏性和能力,有效的解决环境监测的人才建设问题。
4.完善环境监测监督机制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完善环境监测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监督,提高环境监测工作透明度。环境监测机构应加强监测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对各类环境监测机构存在弄虚作假行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责任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置。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对监测机构进行定期量化考核,对存在问题的机构业务开展进行限制。要将相关机构弄虚作假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5.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多,通过资金支持对环境监测用房、设备、能力水平建设等进行完善,从而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引导更多民营企业进入环境监测行业,壮大环境监测队伍。
6.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不断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的全过程管理,首先要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为目标,加大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定期对工作人员的技能进行考核,从而提升环境监测团队的监测水平。加强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等全过程管理,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7.转变传统环境监测的工作模式
下一阶段的环境监测工作应该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需求,根据地区未来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对自身的工作模式进行创新,主要实施路径包括:(1)环境监测部门以现阶段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为切入点,持续改善监测管理的工作机制,发挥自身的先进性,对全社会进行宣传与引导。(2)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意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在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束之后,应该及时生成报告,并针对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疑问点进行持续监测,若发现数据明显变化,则需要在报告中予以体现。(3)科学使用“互联网+”技术。面对当前复杂的环境监测工作要求,监测中所能产生的环境信息总量非常大,因此为了可以确保短时间内采集其中的关键信息,可以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先进性,通过该技术,对环境信息识别、采集、分析的工作模式进行改进,确保环境信息数据的准确性。(4)发挥社会的作用。当前环境保护中,单纯发挥环境监管部门的作用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在未来工作中,应该充分调动社会群众的作用,通过构建微信公众号等,鼓励市民踊跃反馈生活中的污染问题,这样通过对数据进行梳理,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让环境监管更具有针对性。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人们身体健康的根本要求,所以必须加强对环境保护力度。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加大投入,为环保及时、准确的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朱海波.浅析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J].中外企业家,2018,592(02):138.
[2]魏丽晶.浅析县级环境保护局如何做好当地环境监测工作[J].科技风,2015,08:273.
[3]于雪峰.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