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施琴芝
[导读] 摘要:环境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对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直接地影响,是环境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浙江信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环境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对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直接地影响,是环境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为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加强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整个检测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标准化程度,而且对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也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环境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主要特点进行概述,分析了仪器设备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环境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设备管理分析
        一、环境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特点
        1.科技含量高,结构复杂
        随着当今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许多先进的技术及精密的仪器设备不断地涌现出来,促进了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其次,越来越多的产业正在逐渐摆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很多环境检测方向的仪器设备,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而实验检测设备仪器本身就属于高新产业设备,其结构复杂,是多种智能科技学科地集中表现。
        2.设备类型多样,数量大,维修难
        环境检测仪器设备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像光学显微镜、天平、超声振荡仪等这类单价较低的设备,其种类多,数量巨大,一般应用于基础检测项目,使用频率高,容易老化、折旧,对维修人员来讲,修理难度不高,但工作量大,修理效率较低,进而影响检测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专业的检测仪器,这类设备结构精密,数量需求少,但种类依旧繁多,且大型设备单价高,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上岗培训,以免发生操作故障。此类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仅仅依靠实验室本身的维修人员是无法实现完全修复的,需要联系供应商返厂处理,维修费用相对较高,维修周期也较长,容易耽误检测任务的进程。
        二、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检测设备缺乏维护保养
        一般情况下,环境检测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设备都属于大型精密仪器,其单价高,操作复杂,维修费用高,因此,设备操作人员不仅需要熟练使用仪器,还要了解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使用后的存放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设备工作流程内的标准化程度,减少故障率。例如,应用于剥离顶破实验的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纺织实验中使用的单纱强力机,此类设备由于使用频率低,工作人员会疏于养护,导致机械部分的丝杠容易生锈。还有很多大量使用的光学精密仪器,此类仪器需要存放在干燥稳定的环境中,避免尘土、潮湿以及不稳定的环境,还要避免镜片受到太阳光直射,如果将其存放在一般的实验室中,在潮湿的环境下,仪器镜片容易受潮导致霉变,影响光学镜片定位的准确性。而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中,则会导致光学镜片被震碎,加大实验室维修成本,延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仪器设备尚未建立维修档案
        在很多实验室,检测用的实验仪器并没有详细的档案记录,导致实验室设备使用混乱,有时会形成重复购置、重复保养、错误修理的情况。仪器设备从采购、入库、验收到正常使用,再到使用时地记录,维修保养等等都要详细记录在案,除此之外,大型精密仪器的合同、采购记录、使用说明书、维修合同等相关材料都要归类进档,形成一套完整的档案体系。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往往对使用、维修和保养记录不够重视,导致部分零件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发现,进而影响整个设备,不仅延长了维修时间,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还耽误了实验进程。很多设备的使用和维修记录没有归档,使用人员并不知情,不利于统计设备的使用率和折旧率,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3.仪器设备老化严重,无法满足检测要求
        很多检测实验室属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并不归属于科研检测单位,因此没有科研经费来保障整个实验室的运行,很多大型精密仪器价格高昂,无法及时更新成更为先进和精密的设备仪器,为了降低实验室的运行压力,减少仪器成本支出,会适当的延长大型精密设备的使用年限,这就导致设备老化严重,其检测实验数据往往缺乏准确性和全面性,很容易偏离正常数据,无法满足检测要求。除此之外,由于维修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不熟悉或者错误操作,导致设备故障率升高,折旧率加大,老化严重,容易造成数据偏差,无法满足检测要求。
        三、建议及对策
        1.严格把控仪器设备采购环节
        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是根据实验任务进行有目的的采购,而不是一股脑的采购一大堆。采购时根据实验所需的设备,谨慎选择。在采购之前,首先要对器械设备的供应商进行评估,最好选择信誉度良好、产品质量水平高的供应商,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用量大折损高的基础设备的足量供应,又能使设备质量得到保障,即使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联系厂商得以解决,避免了商业扯皮。除此之外,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产生合作关系,也就意味着实验室获得了此类器材的供应渠道,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在大型设备的采购方面,还能享有更好的价格折扣,不仅降低了仪器设备采购的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设备型号的选择上也要多加注意,与市场上尽可能多的同型号产品进行对比,通过市场调研,选择设备参数最能满足检测需要的器材。不仅要对产品的精确度,仪器性能,产品参数等进行评估,还要注意细节问题,比如仪器设备的使用年限,维修注意事项等,选择符合国家质量认证、最能保证实验数据全面性和准确性的产品。
        2.健全仪器设备管理档案
        设备管理员应协助资料管理员建立档案,从设备评估采购期就做好档案记录,从设备地调研资料,采购合同,维修保养合同,质量验收记录到使用期间的使用记录,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等,全流程跟进,健全资料分析档案。做好相应的管理和分析,不仅有利于设备的日常管理,还能保证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顺利进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日后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提供了便利。
        3.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能力培养
        一般情况下,仪器设备出现故障会有三种原因:仪器设备本身产品质量不过关;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错误操作;设备的存放环境不良。而实际操作中由于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故障问题占大多数。除采购期产品质量问题之外,其余两项均为操作人员的可控因素。因此,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能力培养是减少故障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动手能力,实验室应组织专人进行严格的培训教学,最好是仪器售后工程师或者专业的维修管理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大型的精密仪器,还应组织专人管理。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要熟悉设备的基本原理,主要结构,产品性能等等,每个零件的接插都要熟练掌握。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环境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练了解仪器设备的特点,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分析,找出合适的对策加以解决。实验设备仪器管理中,不仅要操作的当,还要注重存放环境和保养维护环节,以此来保证环境检测实验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鲁芳,寸黎辉,杨继松. 浅析基层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J]. 广东化工,2019(17).
        [2]严少红. 浅谈环境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J]. 中国检验检测,2018.
        [3]刘雅楠. 浅析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J]. 工业a,2016.
        [4]张振华. 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5):2946.
        [5]周叶倩,何雨晴.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策略研究[J]. 工业,2017(1):00092-00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