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侯彩皎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侯彩皎
[导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成本低而且建造速度快的优势受到了很多建筑企业的推崇。
        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分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成本低而且建造速度快的优势受到了很多建筑企业的推崇。装配式建筑主要指事先制作好的配件,将其在现场进行组装后形成的新型建筑结构。相比于传统施工而言,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受外界干扰程度小,而且省时省力,可显著增强施工的成效性。随着我国建筑企业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预制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广泛推广。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实际来说,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在施工阶段可节省材料、水、电。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建筑生产产生的垃圾量,同时减少碳排放、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率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各地纷纷推广装配式房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站在建筑工程管理角度来说,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它所能发挥出的成效如下:(1)能够将建筑质量和品质大幅提升。整个装配式建筑设计,主要应用的是工厂生产模式,主要制造建筑部件,消除传统的产品质量问题。一般情况下,通过装配化作业手段替代手工操作,能够降低施工错误的出现概率,强化工程建设质量。(2)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装配式建造模式的执行,会展示出明显的生产工厂化和设计标准化等特点,确保各个生产环节越来越完善,这也是提升劳动力素质的根本所在,随着新形管理模式的出现,让建筑产业现代化特点更加明显。(3)提升管理效率。随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湿作业操作数量明显降低。另外,从实际交叉作业执行过程中也能够看出,生产效率的提升显得更加重要,而且该种建筑模式能够降低25%的施工时间,以及30%的用工量,强化管理工作效率。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引入BIM技术辅助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从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来说,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推动着管理模式的创新。目前来说,建筑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相比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在具体实践中,引入BIM技术辅助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可获得不错的成效。BIM技术的应用具体如下:(1)质量管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很多管线施工和交叉作业等,同时对构件的精度要求较高,应用BIM技术,通过建模以及模合,进行碰撞分析和施工模拟等,能够直观掌握管线布置情况,优化管线的布局,进而实现对质量的有效把控。(2)进度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进度的管控为主要内容,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同时,引入BIM技术辅助施工进度管理,对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高施工进度的动态化管控水平,强化对各类因素的把控,进而促使工程进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3)成本管理。基于BIM技术的功能,实现对工程量的精准计算以及动态化控制,能够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同时联合BIM报表数据,能够对装配式构件安装作业中极易被遗漏的问题进行排查,以免出现遗漏情况,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能够优化配置工程施工资源,减少材料资源的浪费,保障工程的经济效益。(4)应用BIM技术,实施安全管理工作,通过辅助技术交底以及图纸审核等,预测和标示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的位置,为相关作业人员开展作业提供可视化指导。基于BIM管理平台,及时上传安全方案,实现施工信息共享,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对施工质量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此时,工作人员需要提升对连接件检查操作,如果构件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密,实际建筑工程抗震能力也会进一步完善,强化施工有效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螺栓连接形式,做到对预制构件的有效处理,进而将有效性和精密性特点展示出来。另外,在整个预制构件安装操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将下层楼板插入到预制板螺栓孔之中。2)提前做好水泥浆灌注操作,确保能够全部进入到螺栓孔,在强化连接效果的同时,将整体性特点展示出来。3)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剪力墙连接螺栓需要放置到结构中心处,只有这样,才能将剪力墙稳定性展示出来,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2.3引入BIM技术辅助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从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角度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管理模式的创新。目前,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智慧水平不断提高。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实践中,引入BIM技术辅助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可获得不错的成效。BIM技术的应用具体如下:(1)质量管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很多管线施工和交叉作业等,同时对构件的精度要求较高,应用BIM技术,通过建模以及模合,进行碰撞分析和施工模拟等,能够直观掌握管线布置情况,优化管线的布局,进而实现对质量的有效把控。(2)进度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进度的管控为主要内容,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同时,引入BIM技术辅助施工进度管理,对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高施工进度的动态化管控水平,强化对各类因素的把控,进而促使工程进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3)成本管理。基于BIM技术的功能,实现对工程量的精准计算以及动态化控制,能够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同时联合BIM报表数据,能够对装配式构件安装作业中极易被遗漏的问题进行排查,以免出现遗漏情况,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能够优化配置工程施工资源,减少材料资源的浪费,保障工程的经济效益。(4)应用BIM技术,实施安全管理工作,通过辅助技术交底以及图纸审核等,预测和标示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的位置,为相关作业人员开展作业提供可视化指导。基于BIM管理平台,及时上传安全方案,实现施工信息共享,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4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从实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操作中能够了解到,预制叠合板安装属于重要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提高重视程度。一般情况下,预制叠合版安装需要与作业层保持有效距离,以300mm为主,按照具体流程和要求进行安装操作,对于不足之处,工作人员应及时改进操作,降低安装操作之中存在的误差问题,保护好叠合板,强化吊板安装的有效性。在实际预制叠合板安装操作时,应事先在底部放置好临时支架,各个支架之间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等到所有安装工作结束后,便可以将临时支架拆除。另外,施工之中如果需要进行双层结构安装,上层叠合板安装应适当靠前,当混凝土凝固好之后,管理者还要进行叠合板强度检测操作,将设计强度提升到70%以上。在该种方式的作用下,能够提升整体结构稳定性,还能为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维护施工阶段的正常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此项工作提出了挑战,需要创新和优化管理策略。文中结合实践,提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何天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14.
        [2]宋萱.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J].决策探索(中),2018(10):35-36.
        [3]朱海兵.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180.
        [4]冯晓科.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结构,2018,48(S1):663-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