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廖梓汗
[导读] 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以增加公路的使用年限、保证工程的质量作为主要的目的,具体的施工时,应该结合公路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使公路工程施工变得更加规范,降低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普洱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  云南省普洱市
        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以增加公路的使用年限、保证工程的质量作为主要的目的,具体的施工时,应该结合公路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使公路工程施工变得更加规范,降低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与此同时,通过合理运用公路工程养护技术,旨在避免公路工程项目出现受损的情况,发挥出公路良好的性能和作用,有利于缓解交通行驶的压力,达到既定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目标。为此,系统思考和分析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与公路养护的措施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公路工程;养护管理;方法
        引言
        随着重载车辆的不断增加,我国对公路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对各种病害问题进行有效防治,从而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基础上保证行车安全。
        一、公路工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一)裂缝问题
        例如,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混合料配合比不合理,再加上车辆荷载的作用,降水等自然环境影响,都可能导致裂缝产生。裂缝的产生,不仅影响公路工程外形美观,还制约车辆顺利行驶,加大养护维修成本。
        (二)泛油问题
        公路通车运行后,在高温天气、车辆荷载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可能会出现泛油问题。一般而言,导致泛油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路面通行车辆数量过多,车辆超载现象比较严重,降雨量过大,周围环境温度过高等。此外,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忽视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混合料拌和不到位,和易性和密实度较差,也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泛油问题。
        (三)车辙问题
        公路工程通车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长时间受车辆荷载影响,再加上降水等自然环境的作用,导致路面出现很多下洼凹槽,尺寸大小不一,长度可达到几十米,宽度可达十几厘米。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车辙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影响车辆安全行驶。
        二、公路工程养护管理方法
        (一)建立健全养护管理制度
        在公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落实公路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要求技术人员和养护工作人员能够定期及时地对公路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公路存在的病害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避免公路的病害问题进一步扩大而导致事故。其次,还需要建立公路检测制度,做好针对工作公路的特殊检测行为,排除公路存在的疑难杂症。另外,还需要建立公路公路养护报告制度,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和养护人员对检测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为后续养护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同时,还需要落实管理责任制度,明确每一名技术人员和养护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确保每一条公路和公路都有专人进行维护,以便发生事故时能够找到相关的责任人。建立健全公路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落实各项养护管理行为,提高公路公路养护质量。
        (二)强化对路面翻浆合理处置
        通常情况下,一些公路的路基由于长期被地下水侵蚀影响,容易产生路基翻浆的现象,导致公路的路面发生受损的情况,可能严重阻碍来往车辆的正常行驶,形成更多的交通堵塞现象。面对这个情况,可以合理运用换土处理方法。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有关施工人员应该对半边路基实施开挖处理,截至基底土层大约2.5m的地方,将所有的翻浆土进行清除,接着运用大概0.5m厚的土用天然砂砾进行换填处理。对于此环节,还能够应用分层填筑夯实法加以处理,以便确保公路路基具有一定的夯实度。为了使公路路基压实度得以提高,需要把最上边0.5m厚的土借助21%的粘土和79%天然砂砾土相搅拌,使公路路面的压实度符合相关规定。


        (三)预防性养护技术
        1.微表处养护技术
        微表处是以稀浆封层预养护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即将填料、添加剂、集料、水以及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并通过专业的摊铺设备将其在路面上进行摊铺、碾压而形成薄层路面。一般的工序主要有:旧路面零星病害处理→交通管制→路面清扫→放样→摊铺机摊铺→局部人工修整→初期养护→开放交通等。用微表处工艺,从视觉效果、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和专业技术层面上来讲,微表处技术都具有核心竞争力。另外,微表处能够显著改善公路的抗滑性能、平整度、渗水性、耐磨耗性以及表面状况等路用性能,同时还能够对路面车辙病害进行修复和处置,是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路面预防养护技术。
        2.裂缝填缝养护技术
        从养护角度来看,裂缝可按其缝宽分为发裂(2mm)以下、微小裂缝(2~6mm)、小裂缝(6~12.7mm)、中裂缝(12.7~25mm)、大裂缝(25mm以上),其中6mm以内的裂缝属于预防性养护的范围,不同类型裂缝的预防养护措施见表1所示。对于发裂来说一般不须作处理,如在单位面积内的发裂严重,可以对其进行表面封层的处理;2~6mm的微小裂缝由于尚未发生结构性损坏,通常只在表面上用普通的热沥青或乳化沥青作贴封式的封面,防止由于雨水、冰雪通过裂缝向下渗入致使裂缝继续扩大,从而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唧浆、坑槽现象。裂缝填缝工艺对减缓公路使用功能的退化,保持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路面的寿命周期养护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稀浆封层技术
        该技术是指把由乳化沥青与集料搅拌而成的混合料一次性均匀的洒布于待养护路面,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对表层裂缝进行有效封闭,保证表面防水性,同时提高面层整体抗滑性能,稀浆封层矿料级配为:9.5mm方孔筛质量通过百分率应达到100%;4.75mm方孔筛质量通过百分率应达到95%~100%;2.36mm方孔筛质量通过百分率应达到65%~90%;1.18mm方孔筛质量通过百分率应达到45%~70%;0.60mm方孔筛质量通过百分率应达到30%~50%;0.30mm方孔筛质量通过百分率应达到18%~30%;0.15mm方孔筛质量通过百分率应达到10%~21%;0.075mm方孔筛质量通过百分率应达到5%-15%。该技术能解决的病害包括:横纵向裂缝与还没有造成结构破坏的块状裂缝;轻微损坏;沥青老化和贫油;路面摩擦系数减小;渗水。该技术同样对路面结构强度无贡献,如果路面上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病害,则不可使用这项技术。另外,为使乳化沥青达到硬化,需要对路段的交通封闭2h左右。施工中需注意路表应保持洁净,在选择石料时选择有良好级配且坚实耐用的,在拌和之前将其清洗。施工尽可能避免在高温天气下进行,以乳化剂类型为依据确定开放交通具体时间。通常情况,这项预防性养护的有效寿命可以达到3-5年。
        4.热沥青层铺技术
        在沥青路面公路的日常运行中,特别是在雨季,路面脱粒、出现小坑槽病害是常有现象。如不及时养护,小病害一两天就发展为大病害。对这种病害,南方地区可以采用热沥青层铺技术根据坑槽深浅,采用二油二料或三油三料碎石十热沥青分层喷洒封油,分层用平板振压实庒平整,即可马上开放交通。沥青用油量为:底层1~1.3kg/m2,第二层起控制在0.8~1kg/m2;碎石粒径视坑槽深度釆用0.5~3cm级配。这种做法,封水防渗透密实性好,修复工艺简单,工效快,极为有效控制病害发展漫延,特别是在多雨的南方地区,抗早损效果更为明显。
        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不断加强养护管理工作,为公路质量提供保障。在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公路中的各种病害问题进行防治,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并确保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何良知.国省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8):236-237.
        [2]任丽娜.高速沥青混凝土路面若干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15):93-95.
        [3]施忠俊.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9(2):22-24.
        [4]董俊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8):196.
        [5]朱剑杰. 我国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现状及发展的分析[J]. 信息化建设, 2016(3):190-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