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叶鸣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叶鸣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建筑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
        浙江方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建筑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招投标市场存在一定的问题,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促进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的良性竞争。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问题;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招投标流程与制度的建立,则是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大环境,以监督各企业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各得所需,进而打造质量、安全等方面有保障的精品工程项目。目前,招投标的过程中,还是有部分企业采取恶意竞争的行为,给予招投标的工作带来影响,更加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绊脚石”。为此,相应的管理部门,则需要通过方式、方法方面的转变,以促使建筑工程招投标部分的工作,能够向更加人性化、完善的方向发展。
        1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必要性
        一个建筑项目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其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招投标的管理。首先,对于建设土地的招投标,如果该阶段的招投标管理产生混乱,那么会出现假标与陪标的现象,也会出现相关的国家人员利用职权进行舞弊谋私,产生权钱交易的现象,使得一些地产开发商即使资质不够级别,但是可以利用钱款对相关官员进行诱惑进而拿到土地,进行地产开发。还有一些地产开发商虽然资质符合标准,但其资金链很容易出现断裂,使得土地在开发过程中会由于地产开发商资金出现问题而终止开发,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一个公平、有序、负责的招投标管理可以促进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也会对市场秩序进行合理维护。
        2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2.1钻法律空子,规避招标
        虽然目前工程建设招投标法律制度比较完善,但是一些人为了赚取高额利益,还是置法律于不顾,采取拆分的方式,将工程项目分解为几个小项目,使其达不到招投标的标准,规避招投标,选取自己中意的承包商进行发包。这样就会脱离法律的监管,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可控的安全隐患。部分发包商资质不够,或者偷工减料,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另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一些规模较大的建设工程,由于工程项目巨大,可能单一的个体无法承担这一重任,这就需要将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拆分,独立进行招投标的分项工作。
        2.2存在着恶意竞争现象
        当下,由于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进而为各建筑企业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部分企业为了中标,要么采取报低价的策略,要么采取恶意损坏竞争对手声誉的行为,不择手段地实施恶意竞争的行为,以迫使竞争方败退,进而为自身获得工程项目的承建权扫清“障碍”。一直以来,针对各种恶意竞争的行为,虽然相应的管理部门也在想法设法地予以打击,但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企业还是采取铤而走险的方式,予以获取中标权。当企业盲目性地通过恶意竞争的方式获得工程项目后,企业本身的的资源、能力等方面却是有限的,施工的过程中所承担的压力方面更是巨大的,严重情况下,有可能将导致企业陷入巨亏的僵局。
        2.3评标专家管理缺失
        评标专家不专业与不公平等现象普及,体现在迎合招标人言论、审查工作缺乏实质性等方面。究其原因与专家入库考核标准不完善与专家评标程序不优化等因素有关,导致评标专家职业道德与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3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规范招投标相关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招投标所面对的社会形势愈加复杂多变。面对新问题、新形势,传统的招投标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所以,必须立足于当下,从当前的新形势出发,制定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据、有法可依,真正地做到依法治国,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行为。
        3.2强化招投标过程的监督工作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通过强化监督的工作部分,则是净化招投标环境的有力措施。此过程中,通过设立行政监督加民众监督、网络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定的监督体制,此体制下,不光需要拓宽监督的范围,更加需要梳理举报的流程,查核的流程,处罚的措施等方面,以使得监督的制度能够完善起来。通过制度的完善,将是对于招投标过程的负责,更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负责。实施监督的过程中,更加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对于举报招投标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一经查证违规行为属实的情况下,将对于举报人予以奖励,以提升大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与力度,坚决树立与违规行为长期做斗争的思想,丝毫不能够有一丁点的放松与马虎。
        3.3加强评标专家管理
        监督评标专家行为,加强评标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避免在评标中出现人为因素影响,推动工程招投标工作法制化发展。对评标专家施以全程管理,施以事前防范与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等全方位管控,设立评标专家库,加大评标公正度的监控与评价,确保投标行为规范。建设评标专家库的同时,应当加强补充完善,通过电脑测试等方式,了解专家年龄与素质水平、结构等情况。向社会招聘评标专家,搭建专家资源共享平台,弥补部分地区资源不足问题。严格执行评标后评估机制,事后评估评标情况,了解评标专家行为与程序、意见等是否规范。加大投诉与信访等项目的评估力度,及时处理有评估问题的评标专家与招标代理单位、招标人代表。综合社会与行政等监督方式,向评标、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等参与主体,及时发放公正度评价表,由检查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调查核实招投标中出现的不公平行为或项目,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不规范行为。尤其是当前使用的最低评标价格法,易出现串标或围标等情况,应当积极采用综合评标方法,充分考虑企业与业主等多方面的因素,确保评标公正性。采取综合评标法与最低评标法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标准确度,减少评标局限。评标方法不同,评标结果也存在差异,采取适当的评标方法,是确保评标结果准确性的根本保证,这也是评标专家应当注意与学习的。为避免出现评标失灵问题,应当全面了解企业水平,扩充评标文件技术内容,确保选定企业具备足够能力。
        3.4加强对超低价中标情况管控
        任何建设项目的实施,都包含一定的成本在内。因此,投标单位需要根据市场尽快的进行预算制定,通过各级审核,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合理的。在各类建设项目的招标过程中,超出正常低价中标的情况在不少地方都出现过。这个情况的出现固然有市场竞争的影响,但低于成本价中标,对于中标人而言,没有实际收益。在项目建设的时候,极有可能出现以次代好,未按招标要求进行工程建设等情况出现。因此,需要加强对超低价中标的情况进行管理,当明确中标价格远低于市场成本的时候,需要加强对中标单位的审查,通过相应的管理办法,决定是否进行二次招标,从而保障拟建项目的建设质量。否则,受到拟建项目的长期性和延续性影响,中标方的持续投入未能得到收益,必然对后期的整体情况造成影响,不利于拟建项目的顺利完工。
        结语
        招投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企业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当前招投标工作的实施情况,找出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招投标实施机制,提高招投标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市场竞争力、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金虎,王丽霞.当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9(02):18-22.
        [2]廖小飞.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5):180-181.
        [3]常帅.浅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33):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