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沥青混凝土技术的施工效率较高,实际使用效果也相对较优,可以可有效提高公路的抗疲劳性能,降低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病变的可能性。不仅如此,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成本较低,运用这种施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路面的受力状态,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
1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概述
1.1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的意义
在当前的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是较为常用的施工材料,其具有黏性高、密度小、结合性强的特性,将其作用在公路建设上能够有效地提升公路强度与稳定性,改善了传统水泥路面不平的局限性,并且沥青混凝土公路维护简便,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公路建设的经济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当前发展来看,技术还是较为先进的,在我国市政公路施工中已经在大量使用。沥青混凝土技术在进行施工时的原材料主要是沥青和常见的混凝土。当这两种材料被搅拌在一起时,它们便成为了市政公路施工中最为基本的原材料。铺开后,然后用压路机碾压成型。在现实生活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对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进一步的提高。
1.2沥青混凝土通公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包括路面附着力,强度和应力。只有严格的要求才能确保市政公路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的时间。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的技术要求包括:沥青混凝土的材料和性能,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和沥青混凝土的结合材料进行相互结合等。按照公路施工的具体发展情况,一定要对原材料进行一定的选择,在使用时一定要进行检测。为了确保公路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进行确定是否适合实际路段的试验。另外,还应该使用相应的模拟技术来和现在的建筑路面的承载能力进行相互匹配的能力,从而选择实用且更加经济的原材料。
2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材料的选用
对于公路施工,需要从机制砂与骨料指标、沥青酸浓度、骨料最大粒径3个方面进行对沥青混凝土公路的沥青原材料的控制。(1)机制砂与骨料指标。公路工程,人工砂具有很好的附着力。在机制砂的选择上,与天然砂相比,表面粗糙、干净、锋利的机制砂更好,不仅能让矿物质材料之间的内摩擦阻力变大,减少车辙,还能很好地改善形变、流动性能。在机制砂的棱角方面,因为石料在粗碎机和细碎机破碎的过程中,会让石料有规则的棱角,使其与沥青的附着性更好,不过由于大量粉尘的存在,导致混凝土强度会降低,路面压实度较低,孔隙率过大。并且,在公路施工上,对骨料要求很高,必须使用较好的骨料,要选取坚实、干净、干燥、韧性好、耐磨性强的,且冲击值、压碎值、磨耗值必须达到规范要求。(2)沥青原料沥青酸浓度。由于含有沥青原料沥青质酸,酸性原料沥青因为结合酸性物质,会导致沥青和骨料的低粘附性,在施工过程中,应最小化所需材料的酸度。(3)骨料最大粒径。沥青原料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骨料最大粒径,公路抗车辙性能的好坏和公路的使用年限有着直接关系。相关规定表明,沥青原料的粒径最大值是其厚度2倍时,公路表层沥青的抗滑性和平整度达到最优,并且能增强路面抵抗车辙碾压,耐用性好,还能增大使用年限。
2.2运输技术
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运输的质量也影响着混合料的质量,所以要严格把控运输环节,首先科学设计每一个运输环节,为保证粗细集料的质量奠定基础,减少材料发生离析的状况,适当延长储料仓的下落距离,如果运输时间较长或者气温没有达到10℃,施工人员应该用篷布等覆盖运料车,保障一定的温度需求,避免由于温度不达标而影响摊铺工作,并且在运输混凝土材料时运输车要保持挂空状态,运输完成后按相关指标规定对混合料进行质量检查,出现结块或者离析的不予以使用。另外,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合材料的运输时要根据施工的需求和施工机械的能力进行合理配运,避免由运输混凝土材料不及时造成摊铺机停机、热态混合料出现压痕,路面出现台阶等现象,以进一步提高公路路面的平整度。
2.3拌合技术
拌合过程中需要关注两方面内容:①集料清洁,拌合过程主要是室外环境下完成,容易受到周围污染物的影响,比如,灰尘、杂质等,会影响到路面的质量。因此,拌合时需要做好防尘、防灰工作,做好施工现场的清洁工作。②全面分析抗剥落剂技术。抗剥落剂技术同样会影响到沥青混凝土的路面质量。沥青混凝土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滑性能,所以在拌合过程中,会使用到玄武岩做为拌合集料。由于沥青缺少良好的粘接性能,必须添加抗剥落剂,才能让玄武岩和沥青更好地融合,从而保证市政公路的施工质量。具体的要求是,通过对总数量的控制,确保有着一定的配合比,计算出抗剥落剂的用量。除此之外,需要结合沥青的体积,按照规定比例,加入适量的抗剥落剂,完成拌和配比,以此保证沥青混凝土有着不错的防滑性能。
2.4摊铺技术
(1)清除路面杂质、确保路面平整。在摊铺施工之前,需要清除路面基层灰尘杂质,以路面为对象,将乳化沥青进行喷洒,这就能够促进路面黏连性的显著提升。结合公路路面实际情况出发,要综合分析运输时间、公路施工生产力等影响因素,合理调整沥青混凝土铺设速度,保证沥青混凝土铺设的连续性,提升公路路面平整度,便于加强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2)提前启动铺设机械。为满足公路路面沥青混凝土铺设施工需求,需要将铺设机械设备提前进行启动,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待使用状态,满足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需求,保证沥青混凝土铺设的连续性。(3)控制好铺设速度。要立足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控制好铺设行进速度。一般情况下,路面上层铺设速度在4m/min,中小层铺设速度为5m/min,确保铺设平整,以加强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在这一过程中,搅拌机工作效率以及路面设计宽度也是影响沥青混凝土摊铺的重要因素,必须进行具体分析,以确保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的规范性。
2.5碾压技术
路面碾压施工是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紧实度的根本,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实际质量。在开展路面碾压技术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科学合理把控。(1)分段碾压。一般在开展碾压工作时,通过流水式手段,科学合理地开展分段碾压工作,保障碾压工作的科学性。(2)反复碾压。在反复碾压时,应该确保每一个区段都碾压到位,避免因为没有碾压到位出现的凹凸不平现象。(3)确保路面压实。针对每一个区段进行碾压工作时,应该保障每一个区段的碾压水平达到沥青混凝土路面要求与设计标准。通过市政公路施工标准的严格要求,对每一个分段施工公路开展均匀碾压,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稳性。不同阶段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标准存在差异。针对初步碾压工作来说,主要目的便是保障碾压工作的连续性,杜绝沥青混凝土出现泄露性问题。针对重复碾压工作来说,若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表面上存在明显痕迹,那么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复压工作,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光滑性与完整性。
3结束语
综上,对公路工程而言,路面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应从材料方面入手,保证所有材料都能符合相应的指标要求,然后按照规范与设计要求认真做好混合料拌制、运输、摊铺和碾压,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丙杰.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6:66.
[2]冯智刚.探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9,1623:175-176.
[3]冯进斌,李小宾.浅析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9: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