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在园林设计工作中,景观园林设计始终是重点内容。如今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景观园林设计的进步,设计人员在追求景观园林为人们带来愉快的观赏体验的同时,也在不断致力于如何突出其实用。将空间艺术与景观园林设计有效结合,既可以实现对园林的合理规划,又能使园林更具有艺术性。因此,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准确把握景观园林结构与空间设计的关系,切实保障景观园林设计的总体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浅析,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空间艺术;景观园林;应用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在现景观园林工作中,通过致力于对景观园林的美化与改善,能够使人类更加贴近于大自然,城市经济也能与自然生态进行协调发展。而将多种类型的景观空间艺术运用到景观园林设计中,可以科学组织植物、水体和活动场所之间的关系,提升空间环境的品质,从景观生态健康的角度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
1景观空间
空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与时间想对,由于可以通过长宽高或者大小等表现出来,因此也更为具化。景观空间即涵盖各类景观元素的具备一定容纳量的空间,具体到景观园林中,则是为人们停留或者使用而设计。
景观空间从概念上主要包括空间尺度、空间形态、空间界面等。公共空间的尺度关系对于人的感受与人的行为都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巧妙的通过整体和局部间的对比关系,可以对细部的繁简程度进行调节;对空间形态的塑造会使得空间具有自身的性格;通过对空间进行划分,界面与空间形成围合面,促进形成空间的领域感以及围合感。围合面依据视觉效果,主要有硬性和软性的区分,采用不同的围合方式对于让园区的总体效果更丰富有着重要作用。园区需要拥有完整、系统的公共空间组织结构,包括前导的空间、过渡的空间、高潮的空间、收尾的空间,共同形成具有高低起伏、有韵律感的完整的空间序列。
2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进行景观园林中介空间的整合设计可以使景观园林和社会公共空间紧密的连接,做好区域的自然过渡。也可以说景观园林中介空间不仅仅是商业联系的过渡空间,也是城市空间要素中的关键组成。所以说,商业建筑中介空间整合设计的过程需要从整体方面进行统一的规划,合理分配布局,使附近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可以保持紧密的关系,同时还需要对景观园林的功能、特点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明确建筑的整体风格,从而建立动态化特征的空间平衡体系。
2.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生态景观空间构建
在生态景观概念及内涵中,生态系统主要以物质形态存在于城市中,生态系统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通过不同的生态系统要素,构成特定的生态格局,从而发生生态与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形成影响机制。这种影响机制对于整体空间格局和生态平衡产生着影响和依赖的关系,因此生态景观既是总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结果。然而在构建景观的同时,对于城市文脉也产生一定影响作用,文脉是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人们心理认知和文化认同,这种文化驱动力展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映射出文脉的历史状态,文脉与生态景观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城市空间的延续性和城市文脉的可持续发展。
3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对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搭配进行合理的空间尺度控制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需要对植物进行合理选择,采取适当的配置方法,通过复层混交搭配,使荫蔽问题得以解决。此外,结合周围环境的地形地貌,来对相应空间效果进行设计。
如果园林区域为全开放性的,可采用小尺度植物来进行搭配,以避免空间开阔性给视觉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当空间采用半开放性设计时,应主要采用小尺度植物来进行搭配,大尺度植物则适当搭配到部分区域;当空间区域为全覆盖型时,可采用大尺度植物进行搭配;在对园林景观中植物空间尺度进行控制时,需采取梧桐树来进行顶部覆盖,因梧桐树有着较为浓密的树冠,因此可起到良好的顶部覆盖效果。
3.2提升造景轮廓的协调性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要想提升园林边线和植物轮廓的协调性,这就需要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时依据园林的风格,选用合适的植物。尽管一些高大的植物历经生长后可呈现出枝繁叶茂的景象,但是却难以控制其天际线,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物造景轮廓的美观性,为了避免这一类情况的发生,在进行植物造景的过程中便需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态势以及生长速度等,并对植物的造型进行判断和预测,只有这样,才能为植物造景提供有用的、可行的参考依据。
3.3造园要素分隔空间
水体和特殊区域的处理是古典园林空间的两大特色。园林水体之上多设平桥、曲桥,既联系交通又划分水面,并隐藏水头水尾,显示疏水无尽之意,拙政园、网师园、寄畅园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拙政园南部一区堪称经典,小飞虹、小沧浪横跨水上,游人立于此,透过亭、廊、桥三个层次又见北端景致,形成绝佳的视觉层次。局促或狭长等特殊空间的处理以留园入口区为最佳,通过疏朗与密集、明与暗、大与小等对比手法以及方向的转变,营造了多样变幻的空间,使狭长闭塞的通道充满生气和节奏感;欲扬先抑的处理方式,更是将迂回狭长的入口与园内开阔明朗的风景形成鲜明对比,形成豁然开朗的观赏体验;小盘谷的里边外廊之上增设漏窗,使两边景致相互渗透。
3.4一池三山对传统园林空间布局的影响
在园林里,虚与实是相互依存的,所谓的“虚”,是指虚空之意;“实”是一种真实的景物,如紧凑性、充足感。园林空间的变化多种多样,景观的穿插和点缀反映了人的情感偏见,虚实也是一种藏露、疏密、深浅的造园手法。
3.5多尺度空间过程的景观园林格局
空间过程具有时空规律,不同研究尺度上塑造格局的主导过程不同。整体尺度上,地质地貌变迁与气候变化等自然因子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生态过程,对整体景观格局的塑造与更新起主导作用;复合尺度上,人口迁移、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区域社会经济环境演进等人文驱动因子所形成的社会经济过程,是引起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的主导过程;在单一尺度上,技术革新、文化传承、价值观念改变等人文因子所形成的人文文化过程,对景观格局的改造与塑造具有主导作用。
3.6空间设计手法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是时代发展和地域文化孕育的产物。对于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而言,空间设计手法的传承和表达是古典园林最值得保留的一面。回顾现代设计,不乏一些经典作品。苏州博物院新馆主庭院的空间布局、庭院理水、岸线布置、园林置石以及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的表现,是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的传承和表达。在建筑设计领域,很多建筑设计师将园林文化、园林性格特征反映在建筑物环境和空间形态上,创作出融合中国园林空间特质的地域建筑作品,如刘家琨设计的何多中心天井更凸显景观意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景观的空间尺度控制需要重视其特性表达,以确保空间能够在美感效果上满足人体视觉要求。通过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选择合理的铺装材料及质感等,能够使园林景观具有更强的观赏性。
参考文献
[1]陈桥.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3): 14-15+24.
[2]龙洪.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探析[J].现代园艺,2019(20):97-98.
[3]冯明梅.浅论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J].居舍,2019(22):121.
[4]张玥.景观园林中的空间艺术设计解析[J].工业设计,2018(12):93-94.
[5]孙曼.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