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为满足大众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建筑工程建设期间,相关管理部门需严格把控工程的各施工环节,针对不同环节管理要点对控制机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同时,分析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各类因素,针对工程建设期间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管控措施,确保工程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及专项性。基于此,对浅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问题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企业在经济方面的占比越来越大,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而且高层建筑和绿色建筑也在不断的发展,对于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应该加大力度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针对具体项目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
1建筑工程管理意义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力度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优化施工资源。运用更加合理的管理方式控制施工流程,消除施工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情况,切实提升企业在施工期间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其能够遵守工程质量、安全施工标准,规范自身施工行为,从根本上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实现综合建设效益最大化的目标[1];第二,从根本上提升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为更好地加快社会城市化发展进程,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给予了大力扶持,进入房地产及建筑行业的门槛放低,使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压力更大。而利用更加合理的工程管理机制,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工程质量问题及安全事故等发生的概率,确保各参与单位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获得更加丰富的市场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目标。
2在建筑工程中关于管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2.1首先就是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缺乏安全监督管理重视度
政府部门对安全管理缺乏重视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技术就是对建筑工程的检查和验收过程中不重视,经常草草了事,也可以说只是走个过场,其次就是在监督过程中,对于职位的划分十分模糊,没有责任到人的意识,也就是说,在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中,本来应该是安全员的职责,但是很多时候都是由安全监督的人员来检查和承担的,这也就是没有在全程参与安全管理过程的原因,最后就是因为建筑工程安全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相当于还是存在很多的空白,仅靠现有的几个基本法则,是不可能达到标准的。
2.2管理内容的覆盖面不够
工程项目管理应包括造价,进度,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如果管理力度不够大,将会加大施工现场的风险。此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也不够高,很难自觉遵循施工工序的要求,加大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所以,在今后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加大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
2.3管理机制不科学
在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管理机制不科学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质量及安全隐患,导致经常出现工程变更情况。管理部门没有针对具体施工环节制定出相应规定,导致施工管理机制适用性不高。优秀管理人才较为缺失,部分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大大降低了工程管理效率。
3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督管理
首先,要提高政府部门对安全管理的监督意识,要让他们重视起企业的安全管理,要让政府部门严格执法的意识,并且杜绝腐败的现象发生,而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要严格执行和落实人到现场监督的态度和行动,监督管理人员首先要确定在施工现场是否有安全的保护系统,和保护体系是否能正常运行等等。同时,还有制定诚信制度,要求每个施工人员,只要是涉及到安全问题的,都要进行诚信档案的建立,并且还要公示在公告栏里,一经发现有违反者,一定要进行严肃处理,严重者还要将他的不良安全记录进行媒体的曝光。最后,还要将企业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进行针对的培训,同时还要请专门负责安全技术的人员来实地进行交流和考察,以此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要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实际安全运用的能力,帮助工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2健全管理法规体制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各个参与部门应加大协同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内容,这样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就能够保证各项工作可以有据可依,使各项管理要素更加的规范合理,促进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第一,政府应加大干预力度,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内容,根据工程管理的具体需求细化工作标准,确保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有序开展。第二,施工企业应完善管理体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需求明确管理范围和管理标准,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确保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管理时能够有据可依,确保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企业内部进行严格的管理,针对管理人员的表现以及管理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核。
3.3建立健全工程管理机制
在传统建筑管理工作基础上,对工程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健全。积极学习最新的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确保所制定的工程管理机制具有更高的规范性及严谨性。同时,加强工程建设期间各部门的协同力度,确保各部门均能够向着同一目标积极配合,更好地实现工程质量、安全与成本管理目标。引进更加先进的工程管理技术,如BIM系统等,收集工程施工期间的各类信息,构建工程三维立体模型,发现工程施工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出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3.4建立安全考核体制
在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要结合施工要求、环境以及技术设计等因素进行技术保证工作,对于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即便没有安全隐患,在工程施工中也要保持较高的警惕性,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绩效考核作为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管理手段,对于施工人员跟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也可以进行明确,为了保障安全管理效果,还要将安全管理纳入到绩效考核体制之中。通过安全考核体制的应用,能够对市政工程的具体施工状况进行反映,对于一些不按照安全规范进行作业跟管理的人员也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我国一些施工单位在市政工程项目中还没有进行安全施工责任制度的落实,导致了安全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发生。通过安全考核体制的设定跟应用,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保障整体安全管理效果。
结束语
总之,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平稳发展,切实提升建筑行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建筑管理部门需在工程开展期间认清影响管理工作的各类因素,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大力监管施工现场,将施工期间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消除在源头。注重施工人员培养工作,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等方式,构建一支专业性更强的施工队伍。
参考文献:
[1]蒋俊.浅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科技风,2020(08):132.
[2]耿磊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1):192-193.
[3]刘钊.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9(12):207+209.
[4]周利丹.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4):60-61.
[5]王思佳.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