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湖县中医院 江苏金湖 211600
摘要:新形势下,公立医院需要转变工作思路,加强财务预算和信息化建设,注重成本核算和业绩管理,强化财务人才建设,实现业财融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为医院高速优质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绩效管理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不断改革,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公立医院不仅要坚持医院的公益性,也要注意防范财务管理风险,向管理要效益,寻求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降低运行的无效成本,促进财务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和品牌影响力,保证医院稳定发展。
1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背景
医保政策的改革促使公立医院强化财务管理。近几年,江苏省内各地级市相继开展医疗机构医药价格改革,公立医院补偿由原来医疗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变为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一方面,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药品由利润中心变为成本中心。公立医院实施零差价的政策后可能会导致医院收入整体下滑、财务困难,特别是使用商业贷款方式购买先进设备给医院带来财务危机。另一方面,医保中心为了加强医保基金管理,完善总额控制办法,开始逐步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方式试点,该付款方式为按人头、按床日、总额预付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公立医院需要协调各部室共同控制成本费用,科学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收费,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 目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遇到的挑战
我国部分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 到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存在财务绩效评价落后,信息系统数据共享难,缺乏财务信息复合型人才等问题,制约医院的发展。
2.1 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落后
部分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限于财务核算、会计账务处 理等基础性工作,日常的财务分析只是数据间的核对和比 较,绩效评价停留在绩效工资考核阶段,绩效指标不健全,没有涵盖财务管理全过程,绩效评价成为计算职工业绩薪 酬的工具。绩效考核方法不科学,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公平 性难以保证,未能充分调动起医院职工的积极性。医院现行绩效评价片面追求业绩指标,忽视了医疗成本的控制,对服务质量、医疗质量的评价考核重视不足。绩效评价缺乏事前、事中评价考核,忽视了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运用。财务管理人员不熟悉医疗业务活动的全流程,看问题的深度和高度不够,对如何开展医院财务绩效管理缺乏思考和研究,没有建立业财融合的新思维,不能满足医院整体发展的经济需求,更谈不上用前沿的管理理念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实践中去。
2.2 信息系统数据共享难
院内院外信息共享困难。一方面,医院内部 HIS 系统 与资产管理系统、临床电子病历系统数据接口不统一,提取财务数据较费事。财务信息系统限于财务核算和生成报表,财务分析存在为了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对业务数据背后的财务数据缺乏深入分析研究和预测预判,难为医院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撑。另一方面,医院之间信息不共享,或者部分医生不认可其他医院检查结果,让病人重复做同样的检查,降低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医院整体工作效能。
2.3 缺乏财务信息复合型人才
医疗卫生行业具有特殊性,拥有庞大的数据库和数据 信息,如果没有专业人才合理有效挖掘使用这些数据,就很难实现数据信息价值,故需引入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而目前许多医院领导层积极引进临床一线优秀医生、配置先进医疗设备,在储备培养优秀财务技术人才上不够重视。即使部分医院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分析系统,财务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没有向财务信息复合型人才转型的意识和行动力,分析系统也只能束之高阁,相关数据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
3 完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3.1 加强财务预算,注重成本核算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落实财务预测、分析和核算,必要时进行核算型管理向全面管理转变,重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一方面,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组建专门科室,建立科学预算管理体制,灵活使用各种预算方法,保证预算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在费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和预算进行对比,定期将实际经营发生额和预算金额做比较找差异,并查找分析原因,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控资金流向,保证医院的预算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制定成本核算操作规范,开展成本分析,有利于医院降低运营成本,扩大收入途径,发挥成本控制作用。将医护人员、行政人员的绩效工资与医院的经济效益相关联,做好成本的核算工作,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3.2 注重业绩管理,实现业财融合
通过完善财务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客 观反应医院的偿债能力、经济效益、现金流和运营管理效 果,为医院财务管理奠定基础。宏观指标体系由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 4 个方面的指标构成。微观指标,如制定关键绩效指标 KPI 资产账实相符率衡量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万元固定资产平均服务量平均资产效 率、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评价资产效率、每平方平均服务量评价房屋资源绩效,把指标作为指挥棒,将考核科室的收支明细项目分解到位,多层次多维度考核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服务水平等,引导科室优化资源配置,驱动成本控制,在科室层面实现绩效评价和财务管理评价相统一,为医院资源多维度绩效评价奠定基础。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需整合医院收费系统、药品核算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信息系统等系统,完善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互动。强化科室间的交流和沟通,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收集归纳精确的财务数据,定期进行财务分析,为医院决策层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提供合理依据。三级医院要加强对当地二级医院的指导,构建“医疗联合体”,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临床医疗和技术应用等资源共享。并在资金、人才、设备等方面互相提供支援,优化医疗服务 流程,推动医联体的共同繁荣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3.4 加强财务人才建设,助力医院长远发展
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医院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 资源”的理念,培养财务管理理论素养高、实际操作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引进高层次的财务专业人才,以便其帮助医院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价值。二是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专业技术评聘分开制度,强化岗位意识,打破论资排辈,逐步用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客观公平公正评价医院的财务人才,帮助医院选择优秀的财务技术人才。三是运用先有资源进行定期专业化培训。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措施。为实现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叶青.浅议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实现路径[J].财务管 理,2019(14).
[2]张明月.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途经探索[J].财会研究,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