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张江贤
[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例,在简要阐述大梁模板支设与脚手架支撑体系的基础上,从高大模板构造设置、高大模板检测及验收、混凝土浇筑、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四个方面分析此项技术的具体应用。
        浙江鹰翊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400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例,在简要阐述大梁模板支设与脚手架支撑体系的基础上,从高大模板构造设置、高大模板检测及验收、混凝土浇筑、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四个方面分析此项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高度越来越高,传统模板支撑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为满足施工的要求,衍生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既能提升施工效率,也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保证施工质量,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构造设置;模板检测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一步,施工技术的改进,高层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很多城市出现了大量大跨度建筑工程。但建筑工程高度越大、跨度越大,安全隐患也就越多。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是一种专门为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施工研发的模板施工技术,可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并提升模板使用效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开展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1 工程概述
        某建筑工程,总占地面积为26.65万㎡,是一种以行政办公为主,大型展览、市政服务、商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整个建筑工程呈现“工”字型,局部对称。由中央塔楼和两侧裙楼共同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4.25万㎡,地下室面积为3.3万㎡。地面办公楼共16层,裙楼2~4层,地下一层,框架、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为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采用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2 大梁模板支设与脚手架支撑体系
        2.1模板支设
        沿着工程梁高方向至少加设5道直径不小于16mm对拉螺栓,其中第一道距离梁底200mm,第二道距离梁底600mm,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分别距离梁底1000mm、1400mm、1800mm。如果是穿墙螺杆则水平间距要控制在600mm左右,在内部布置背愣,呈现水平布置不少于11道,相互之间的间距控制癌200mm左右,外楞则和穿墙螺栓对应布置,梁的两侧采用Φ48×3.5的钢管加设斜撑,间距控制在600mm左右。沿着梁高度方向逐步布置5道水平围檩,通过高强度扣件和外部背愣相互连接。梁和梁之间通过剪刀撑支撑矫正大梁上口位置,剪刀撑的间距按照3.25m空间加设三组,每组间距控制在1.0m左右,而穿墙螺杆之间的水平间距则控制在600mm左右。
        2.2 模板支撑体系
        在本工程大梁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采用了碗扣脚手架,严格按照工程支撑架体的具体布置情况进行施工。大梁位置排间距控制在1200mm左右,在大梁中间位置设置6道立杆,纵向排布设的单跨间距为1.2m+0.2m+0.3×5m+0.2m+1.2m,立杆接长采用对接,碗扣式脚手架通过承插方式对接,顶部设置可调节托座,底部设置钢质底托,并且底托要加垫50mm厚木板,且有效面积不应小于0.4㎡,垫板呈现通长布置。
        2.3剪刀撑和抱箍节点设置
        就案例工程而言,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比较大,支撑脚手架体系搭设的高度比较高,且支撑架体上部荷载也比较大,为保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性和安全性,按照《建筑工程模板安全技术规范》中的规定,主要在脚手架的内隔跨上布置剪刀撑,剪刀撑从支撑体系底部开始,逐步向上呈“Z”字形布置,水平剪刀布置在主框架梁跨内部,并和竖向剪刀撑对应轴跨布置【1】。此外,为进一步提升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在框架柱、抗扭剪力墙等连接位置,通过抱箍形式进行连接,和架体之间通过双扣件牢牢固定。
        3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构造设置
        3.1垫板和底座设置
        由于本工程结构复杂多变,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其中竖向模板、支架立柱支承等都安装基础成上,需要合理加设垫板和钢管底座,需要具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为满足施工要求,本工程采用了长2.0m,厚50mm的木跳板,同时设置钢管底座,保证垫板和底座位置居中。
        3.2立杆设置
        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立杆上部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要控制在0.5m以下,并且梁侧立杆搭设时要满足以下要求:接头尽量交错布置,相邻立杆的结构不应设置在同步中,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沿着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每个接头中心到主节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步距的三分之一。
        如果支架立柱呈现一定的倾角,或者顶面比较倾斜,可通过一些可靠的措施来保证支点的稳定性,并在支架体底脚位置,设置抗滑、防移措施【2】。
        3.3扫地杆设置
        本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中,轮扣架底部第一步水平向横杆为立杆的扫地杆,距离地面的高度控制在450mm左右。扣件架底部第一步水平横杆要和轮扣架立杆相互连接,可将连接位置设置在轮口第一步水平向横杆的下方,距离地面的高度控制在250mm左右。
        4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检测和验收
        在进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之前,需要通过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对需要处理的地基、基础等进行详细验收,并对各项数据全面记录, 为后期质量验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现场施工单位需要对进场承重干、连接件、施工的质量合格证、生长许可证、检测报告等进行全面复核,并进行抽检,达到工程要求后,才能应用到施工中。当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完成之后,由项目负责人员组织验收人员、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等进行进行全方位的质量验收,达到要求,并经过工程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本工程支撑架搭设技术要求和允许偏差和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本工程支撑架搭设技术要求和允许偏差表
       
        表2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5 混凝土浇筑
        当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质量验收合格之后,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每跨梁要从中间向两侧对称浇筑,从标高较低的位置向标高较高的位置逐步推进。其中墙柱混凝土强度需要达到设计强度的70%之后,才能进行梁板混凝土浇筑,在梁板混凝土浇筑时,避免堆载过大,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子啊40cm以下【4】。边浇筑,边观察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情况,分析松动、变形等级要马上停止浇筑,并快速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两侧混凝土之间需要设置水平施工缝,在上层混凝土浇筑之前,需将施工方清理干净。本工程4~6m高支模墙柱分两次浇筑,6~9m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分三次浇筑时,9m之上分析四次浇筑。
        6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拆除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拆除之前,需要先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逐步拆除。选择从上到下的拆除方法,如果选择了分段拆除,则每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2层【5】。不能将拆除吊的模板、支撑结构等直接向下抛掷,需要逐步传递到地面,分类均匀堆放。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建筑工程的高度不断扩大,传统模板支撑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具体要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既能满足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而且施工质量比较高,施工过程更加安全,直接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仁财.浅谈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管理[J].河南建材,2019(3):192-194.
        [2]邹俊星.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6):222-223.
        [3]钟英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质量及其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2019(14):383-384.
        [4]李学谦.再谈如何做好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控制工作[J].建设监理,2019(4):72-74.
        [5]康健.高层建筑梁式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模板支撑技术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9(5):188-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