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王晓进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6期   作者:王晓进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工程正在迎来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房屋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施工能力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整体经济。
        身份证号码:32062119781003XXXX
        摘要: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工程正在迎来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房屋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施工能力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整体经济。但在建筑施工环节,建筑材料的使用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其中包括结构材料强度低、建筑成本高等,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合理应用混凝土便成了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本文从实际施工环境出发,论述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大量的先进技术能够投入实践应用到建设中,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益,还能保证建筑质量达到要求,有利于提升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使用价值。但是有些单位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不断地分析改进,使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人民的需求。
        2 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
        2.1 工程施工过程的复杂性
        因为混凝土工程施工本身具有很强的复杂性,所以为了充分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就必须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而且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流程来进行施工,同时施工完成以后还要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参与方要做到通力协作,对施工中各项标准进行严格的把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2.2 建筑工程产品的整体性
        因为建筑工程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充分对工程的整体性进行科学的把控,对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仔细认真的排查,全面认真的对每个施工细节进行考虑。此外还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从而充分保障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开展,提高施工的效率和施工的质量。
        3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原材料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其是由很多不同的原材料依据一定的配合比来进行混合而成,因此原材料的选择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但是因为原材料的特性,其在运输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一些因素而发生质量变化,所以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也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关注,为混凝土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3.2 严重偷工减料
        当前在诸多建筑工程事故中,有很多都是因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导致的,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会选择那些价格比较便宜质量却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而这就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3.3 对混凝土的养护不够到位
        在混凝土施工中,养护工作可以说是其最后一个关键步骤,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养护不到位的话也会导致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所以在浇筑完成以后就要及时开展养护工作,充分保障混凝土的粘结力,避免出现脱落或者裂缝的问题,充分保障混凝土建筑的质量。
        4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4.1 混凝土运输
        搅拌运输机是混凝土现场施工中用来完成混凝土的泵送及运输工作的主要设备,运输中的各种因素很容易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一般而言,运输路线和现场要求的不同会对混凝土的运输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要保证运输过程合理,避免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

运输时间过长或运输距离过远,混凝土就会出现中途凝固或者稀浆析出等现象,这对实际施工中卸料和泵送产生不利影响,拖延工程进度。为了避免出现此类情况,应对出站混凝土的质量做好控制工作,运输过程中要保证罐车的持续运转,并禁止其他人员向罐车中私自添加外加剂。此外,还需要对运输及泵送设备的易损部件做好配备工作,并检查其实际工作情况是否满足要求,降低意外事故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的影响。
        4.2 科学浇筑混凝土
        在开始浇筑之前,施工人员应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与应用功能进行分析,以满足未来应用要求为出发点,及时调整浇筑工艺。在实际开展浇筑任务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被分为全面分层、余面分层和分段分层等工艺,应根据具体建设要求选定适当的浇筑技术。对于厂房浇筑,其施工环境较为开阔,浇筑任务具有量大、耗时长等特点,相关施工人员可采取余面分层浇筑技术,确保浇筑的高效率;在开展浇筑任务之前,应为执行浇筑的工作人员教授基本浇筑知识:浇筑应遵循从下到上的顺序,在下方浇筑部分凝固之后才能对建筑上方进行浇筑,防止出现混凝土在下部过度固结,导致上部完全浇筑、下部无法浇筑的尴尬局面;在开展浇筑任务的过程中,应及时对施工环境进行检验,如果天气潮湿、浇筑环境内水分超标,施工人员应及时对混凝土的配方工艺、保存环境与浇筑手法进行调整,防止混凝土变质、脱落;项目负责人应派遣专业的施工人员选定尺寸合适的钢筋,防止出现钢筋浪费、混凝土强度不够等现象,只有落实全套加工与监督工艺,才能为高质量的房屋建设提供保障。
        4.3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结合当前的具体施工来说,整体建设布置需要体现并且满足于三点:①对于混凝土来说,其需要在较为合适的时间上完成和易操作,适当的将相关矿物质都融入到混凝土当中,让其可以满足具体的使用需求。并且完成相关水泥颗粒的天长,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房屋建筑物的整体施工质量,让其可以符合实际使用需求。②为了可以尽快的完成相关脱模操作,对模板来说,需要完成整体的平整度安排,让其满足当前的具体使用需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有关的整体设计工作进行合理的研究,如相关的振捣技术和有关的浇筑工序都应进行全面设计,保证具体建设和施工效果。③对后期养护效果进行全面的提升,整个混凝土的建筑施工来说,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同时具体的施工特点也较为复杂,所以在目前施工过程中,应整体的提升相关技术,让其满足当前具体的使用需求。
        4.4 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工作也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科学的养护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差,会有效的减少因为温度差而导致裂缝出现的概率。因此在整个养护过程总,施工人员必须要对这一点进行严格的控制,尽最大程度来降低混凝土内外大的温差,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科学的控制,避免其降温过快,从而充分保障其质量。除了温度控制以外,还要对混凝土的湿度以及养护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混凝土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混凝土技术已然成为建筑工程团队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在实际应用混凝土开展建筑任务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与相关人员应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明确建筑物的使用环境、建筑要求、结构特点,根据建筑特点选定原材料、科学配比、浇筑混凝土,只有做好多方调查,才能使混凝土真正成为高质量的建筑材料。
        参考文献:
        [1]张开勇.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山西建筑,2019,45(06):68-69.
        [2]李勇钢.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5):178.
        [3]蔡佳辰.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162.
        [4]史大利.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中华建设,2019(01):158-159.
        [5]蔡保龙.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224-225+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