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王帅亮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6期   作者:王帅亮
[导读] 摘要:当今时代,我国建筑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取得了众多可喜可贺的成绩。
        身份证号码:32068419921110XXXX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当今时代,我国建筑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取得了众多可喜可贺的成绩。与此同时,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很多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在房屋建设中,比如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的降低施工的成本,而且还很好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的质量。但是即便如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为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但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依然会有一些问题出现,甚至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就要求我们对该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从而使其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建筑房屋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需求快速增长。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建筑物中使用最广泛的结构方案之一,其实用性高,应用于民用建筑时,可以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并改善居民的生活体验。在最近的发展中,混凝土结构的建造中引入了许多先进的建筑技术,这些新技术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但还是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1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不科学
        在一些建筑工程项目当中,裂缝通常主要集中出现在混凝土的后期,其主要就是设计图纸存在问题造成的。一些设计人员因为缺少实践经验,在实际的设计中对相应的规范标准盲目的应用,没有将其和实践有效的融合,使得整体结构不是很完善,使得混凝土会出现一些结构性的裂缝。
        1.2水灰配比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当中,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强度符合要求,就需要加强水灰比的控制,水灰比出现变化,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通常会使得建筑自身整体稳定性降低。在对水和灰进行混合当中,和材料混合的水量对于建筑混凝土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水泥搅拌当中,对于掺入到水泥的水量需要将其控制在水泥总重量的1/4,水灰比的1/4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的主要参数,并且也是混凝土配合比正常的重量。
        2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配比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注重施工现场的要求和施工成本,确保施工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确定性价比较高的配合比。施工现场混凝土集料含水量和理论值差距很大,在混凝土拌和作业之前,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用量,将其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集料用量误差一般在±2%以内,水用量误差在±1%以内,水泥和外加剂用量误差在±1%以内。另外,技术人员需要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根据选定配合比,合理调节水的掺入量,确保混凝土组成部分用量比例满足配合比要求,提高混凝土质量。
        2.2运输技术
        运输过程也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运输过程中也要做好各种保障措施,避免混凝土的质量受到不良影响。首先就是如果运输距离太长的话,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就非常容易出现离析或者凝固问题,而这种问题会对混凝土的卸料或者泵送都非常不利,因此为了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就必须要在混凝土出站时做好各种质量控制工作,整个运输过程都要保证罐车持续不断地运转,而且不能私自向其中加入任何添加剂,再有就是泵送设备的各种配件也要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运输工具意外事故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3模板施工技术
        房屋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的优良性能可以在保障房屋建设质量上大大提升房屋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优化施工管理技术,不断提升混凝土施工管理水平,能够高效促进房屋安全水平的提升。

在实际房屋建筑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该以科学的模板工程为基础,将模板做好,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只有做好模板施工技术应用才是关键。模板的制作以及拼接和拆卸工作都应该合理科学的适应对饮工程的施工。在模板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加强对现场工程的勘察,在全面掌握整体工程概况的接触上,保障施工建设的标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模板进行拼接,避免出现漏浆或形变。在施工应用过程中,及时采用模板可以轻松便捷地进行拆卸或组装。在实践过程中,若施工人员缺乏质量意识,则极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材料的主体质量,造成局部损坏,这样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建筑施工安全,所以在施工建筑过程中必须严格的遵循科学制度进行拆卸。
        2.4浇筑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普遍采用分层的施工方式对建筑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即在第一层浇筑全部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第二层的浇筑,如此反复直至浇筑完成,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减少施工缝。在此过程中,应保证分层处理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并且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尽量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逐步进行混凝土浇筑。
        2.5振捣技术
        技术人员要合理控制振捣技术,确保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及时排出混合料中的空气,确保其密实性,避免出现局部混凝土缺失问题。施工单位需要适度振捣,不能出现过振、漏振问题,在振捣混凝土下沉变慢、无气泡问题时,说明振捣到位。另外,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类型、施工实际情况,将振捣作业划分成机具操作和人工操作2种形式,均匀地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融合,减少分层裂缝问题,一般振捣作业持续时间是20s,确保边角部位振捣就位。
        2.6钢筋搭接技术
        房屋建设过程中离不开钢筋搭接技术,钢筋搭接技术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完美融合,才能构建起房屋的整体构架,只有保证钢筋搭接技术以及混凝土材料相融合,才能够维护整体房屋的建筑质量。在施工应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设计图纸来进行高效搭接,把握每一个环节的搭接角度在搭接区域利用科学的箍筋方式来保障安全与稳固。在搭接过程中利用严格的接焊技术,保证在搭接完成后进行焊接,在提升焊接质量的同时,利用混凝土技术来提高整个房屋对压力的承载能力,提高焊接水平的同时避免裂缝等现象的产生。
        2.7混凝土养护技术
        养护工作也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科学的养护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差,会有效的减少因为温度差而导致裂缝出现的概率。因此在整个养护过程总,施工人员必须要对这一点进行严格的控制,尽最大程度来降低混凝土内外大的温差,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科学的控制,避免其降温过快,从而充分保障其质量。除了温度控制以外,还要对混凝土的湿度以及养护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混凝土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效率非常高。无论是抗压能力强还是易于调配都是使得混凝土施工提高房屋质量和安全等级的重要施工基础。混凝土施工是现代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在整体应用的过程中也应该及时并严格的依据相关规定标准进行施工,在进行分层浇筑时,要保证钢筋搭接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乐许.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1):273.
        [2]朱斌.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及养护关键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8):169.
        [3]蔡保龙.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224-225.
        [4]李华.关于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7(7):114.
        [5]陆昶臻.房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5):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