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2038219840210XXXX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建筑工程建设中要重视桩基础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基于此,论文分析了桩基础技术的特点、应用条件以及具体的应用类型等,对于提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要点
引言
当前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快速发展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也日益匮乏,面对土壤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高层建筑体系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在空间利用率、容积率方面有着较大优势,但是其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的技术要求也更加严格。再加上不同地区、不同地理条件施工局限性大,桩基础施工技术好坏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对此加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特点
首先,桩基础施工技术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并且不同的区域其地基结构也是有着明显差异的,不同地区的土层透水性、岩石坚硬程度以及地质岩层特性等参数都有较大区别,并且也有一部分地区的地下是含有腐殖质层等软土地基层结构,所以,对于不同区域的地基来说,对其的沉降率、抗剪强度等参数都是有着不同的要求的,而由于桩基础技术是具有良好的灵活性的,即使是不同的地区对于施工方式以及施工技术有着各自的要求,桩基础技术也可以对其进行灵活的调整,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桩基础技术也显现出了较高的科学性,其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发展现有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不断提升其灵活性和科学性,也能更好地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桩基础施工技术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承载性。作为一类混凝土结构,桩基础结构本身就具有很多的优势,如稳定性强、硬度和强度高等,同时地基也能够与混凝土结构快速融合并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确保建筑物的整体承载力是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的,大大提升了建筑的使用安全性。
2桩基础技术在施工中应用的条件
(1)地基要求极高的项目;(2)自身承重较大的工程,如加工厂房、仓储仓库等;(3)高度大、面积小的项目,该种建筑结构承受的竖向载荷较大,如电视塔等;(4)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程结构中;(5)土层较为特殊的工程项目中;(6)处于地震带的建筑工程项目,对建筑本身抗震性要求较高的项目。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
3.1预制桩基础技术
预制桩目前仍是我国一种应用广泛的土建施工应用桩基础,即使用预制好的混凝土桩或钢板桩直接压入桩孔成桩。预制桩基础有冲锤沉桩,静力沉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等四种施工工艺,其中冲锤沉桩,前文介绍过其社会效益不高,且下砸过程中影响周边建筑或构筑物稳定性,现应用不多,故简要介绍其余三种沉桩工艺。①静力沉桩。使用机械或液压压桩设备利用静压力将预制桩压入桩孔的工法,与冲锤法相比具有节能,节约造价,保护土层,提升环境效益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黏土地区或城市建筑工程建设。②振动沉桩。利用产生振动的工程机械使预制桩身与桩孔孔壁土壤产生共振原理,减弱桩身与土壤的摩擦阻力而使预制桩沉入桩孔的沉桩工艺。③射水沉桩。通过在预制桩尖端输送高压水降低土壤的承载能力和桩体与土壤的摩擦力,使预制桩依自重下沉的施工工法,在砂壤土地区适用性较强。
3.2旋挖桩基础施工技术
在大型建筑、公路和桥梁等桩基础施工当中,旋挖桩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提升桩基础施工的效果,而且能够保障较高的精度,不会在施工中产生较大噪音,具有施工便捷和易于管理等特点。
在运用该施工方式时,需要自重较大的机械设备,因此应该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首先,需要对护筒进行埋设。护筒在桩基础施工中能够起到校正桩位和定位的作用,维持水位高差。在设置护筒时应该确保其深度达到相关要求,通常应该深入黏土层0.5m,顶端与地面距离超过0.3m。为了保障护筒的稳定性,还应该运用黏土进行填护处理,标识牌的设置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其次,进行成孔施工。施工人员应该提前对土层实际情况进行勘察,钻孔时采用专门的旋挖钻机,合理调节泥浆粘度与比重,在施工中要避免塌孔问题的出现。泥浆比例是决定施工效果的主要因素,黏土类型的差异性也会对其比重产生影响。最后,应该进行清孔施工。确保深度符合设计值后停止钻进,提出钻头开展一次清孔。对泥浆的相关指标进行测试,防止出现较大的超标问题。对于孔内的沉淀物加以清理,完成清孔后对其深度进行测量。在二次清孔当中,需要对沉污值进行测量,通常要使用能够标准锤。二次清孔采用加气或者水泵等方式,应控制孔底沉渣在15cm以内。
3.3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是采取人工操作的形式,其对于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在已经放线测量好的桩体位置进行挖掘,随后通过人工灌注的方法进行施工。虽然这种成桩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大型机械的损耗和浪费,可人员数量需求大、周期长,从整体经济效益上来看并不客观。同时,人工挖孔桩能够保证一定的精准度,降低对地基周边环境的破坏。但是人工挖孔桩对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并且不适用于一些地质条件复杂或者工作量过大的基础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资源配置的协调工作,实现高效的现场作业,同时在施工中关注地下水情况,将水流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采取在透水层添加环形钢筋圈与预制混凝土配合的方法。
3.4DX多节挤扩灌注桩技术
该项技术可以用作高层建筑、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多种建筑物的桩基,适用于建筑物抗压桩、基坑、复合地基等工程领域。DX桩主要是在原有等截面桩基础上,运用液压机扩装置产生的高能量对土体进行挤压,是一种结合使用现有桩工机械灌注混凝土的一种新型变截面桩。该项技术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运用JII经纬仪定向并配合钢尺量距的极坐标法准确测量桩位;②钻机底座时刻保持稳固平整,天车、游动滑车、转盘中心三点位于同一铅垂线;③挤扩成盘前注意调试DX挤扩装置,检查设备可靠性;④采用四翼压张式扩底钻头扩底,结束挤扩后及时进行扩底施工。DX桩身下部护径体与为其提供了承载潜力,相比普通等截面混凝土桩,具有单桩承载能力更高,沉降量更低的优势。
4桩基础技术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保证桩基工程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荷载量,这一参数指标对于建设单位选择什么类型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也有着重要影响,其在施工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应采取科学并且有效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建筑上层结构所需要的基础荷载量,从而提升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选择桩基础施工技术时如果没有提前确定基础荷载量,那么施工后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量很可能就是无法满足建筑上层结构的实际要求的。施工效率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技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往往分为不同的环节和工序,但是不同的环节又是彼此关联并且相互影响的,只有保证了上一个环节施工作业的合理性和整体质量,才能开始下一个环节的施工作业。在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进程中,桩基础是施工的最基础环节,其施工的效率也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的进度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施工技术在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把控好相关技术要点,是保证桩基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目前该工程桩基施工已经顺利完成,经检查桩基施工质量合格,对施工技术要点的把控严格,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姜泽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11.
[2]王世红.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