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宇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161
摘要: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的造价控制行为,对自身的经济利润获取、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必然产生重要影响。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可以指导编制具体各项工程的目标计划,引导施工。因此,施工单位应对当前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进行有效抑制与解决,如将工程量运用科学合理的货币形式来衡量等,这对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超预算;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文章就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办法展开分析,归纳当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三点原因,分别是造价控制范围不够全面、设计变更的影响、造价控制力度不够,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包括加强对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管理、加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调整审批、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力度。
1造价工程预算控制的意义
不管哪一类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预算控制则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得到合理控制了,就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控制好工程造价是很关键的环节。
1.1 造价控制范围不全面,就当前的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模式来看,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导致造价控制的范围不够全面,因此在实际施工期间,极易出现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在实际编制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难以对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所有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包括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施工环境、建筑市场需求、材料价格波动、预算编制人员的自身水平等,由于忽视了这些因素,导致工程预算编制及实施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就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规模相对较大,且耗时长、影响因素多,这让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对项目信息的掌握不够充分,也难以实现对其进行动态跟踪,造价控制范围不全面,且严重脱离建筑项目工程施工实际,进而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
1.2 建设单位要强化设计管理,要引入设计竞争机制,对设 计单位进行公开招标,挑选优质设计单位,确保工程项目设 计的合理性。建设单位要协调设计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出 现不必要的设计更改情况。 设计变更的影响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设计变更是导致施工费用增加、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分析当中发现,若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施工图的过程中缺乏沟通与协调,则极易造成施工图及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专业碰撞等问题,受到此类问题的影响,必须进行设计变更、返工等弥补措施,由此工程进度必然需要延缓,工程造价也必然提升,超预算问题的发生率大大提升。
1.3建筑工程是一项规模很大的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但是往往一些细节很容易被忽视,而这些细节也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因素。在建筑工程上,就需要根據所考虑到的任何事做出合理的分析,包括所需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施工现场的环境、施工人员的心态等等。这些都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但就是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施工的进度,影响到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的预算,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成本。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对策
2.1 加强对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管理
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出发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对策,需从预算编制的角度着手,避免不合理的预算编制投入到实际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对此,首先应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以提升,可通过再培训等手段,使相关人员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还应重视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其认识到预算编制对工程施工造价的重要影响作用,以提升其工作责任心,提高预算编制工作效率与质量。其次,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应重点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对此,需要预算编制人员能够深入施工现场,并与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切实了解工程实施及预算编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多种情况,最大程度避免预算编制不全面或失误问题,并及时编制准确的工程预算,为施工过程造价控制提供有力依据。
2.2 加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调整审批
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加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调整审批,是针对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对策。就当前绝大多数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来看,工程变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可从建筑工程变更预算编制及审批着手,切实发挥变更预算的作用,通过及时编制好变更预算及完整有效的书面送审材料,保证变更预算审核的有利条件有效进行审批,从而对建筑工程施工造价进行更为准确的预测和获得较理想的效果。一般而言,保证审核所需的资料的完整和真实需从以下材料入手:图纸会审纪录、各种签证资料、设计图纸或设计变更通知书等。与此同时,还应适当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预算动态调整工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部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好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全面监督,在避免施工浪费等情况的同时,确保施工预算的充足;在有效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实际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的问题。
2.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力度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力度,应事先明确影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力度不够的各方面因素,如原材料成本上升、施工浪费、设计变更等。其中,由于材料费用在建筑工程施工造价中的占比很大,一旦价格上涨,不仅会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且超出额往往很大。而施工浪费及设计变更等问题,多与施工合同有关,返工等问题造成的工期延缓、工程造价上升,会严重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对此,施工单位在进行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应协调好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此为目标,细化分析施工合同当中的各项条款内容,认真履行施工合同;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应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之初,就与设计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沟通关系,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掌握工程变更等信息,及时调整预算;对于材料成本的控制,则应从建筑材料市场着手,深化市场调研,通过实地调查、动态监控相关材料,尤其是使用量偏大的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并在采购过程中做到“货比三家”,选择符合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且价格合理的材料,实现的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3结束语
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也都不断兴 起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管理者,必须要对各个行业有清晰的 认知,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自己的发展,学会 更多的控制工程造价问题,探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办法,有利于解决当前大部分施工单位面临的实际施工投入超预算问题。通过相关分析,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预算编制与实施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超预算的原因制定造价控制办法,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显著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应不断深入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剖析,发现问题形成的更多本质原因,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更多可靠参考。
参考文献
[1]孔丽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05):167-168.
[2]李亚南.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措施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