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中用电检查及反窃电技术研究 罗志刚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罗志刚
[导读] 摘要:窃电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严重干扰了电力市场良性运行、损害了电力企业的合法利益,还容易引发严重的意外伤害事故,是电力市场健康运行的重大隐患。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电业局  内蒙古乌海市  016000
        摘要:窃电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严重干扰了电力市场良性运行、损害了电力企业的合法利益,还容易引发严重的意外伤害事故,是电力市场健康运行的重大隐患。本文从剖析窃电现象特点及多发频发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技术升级、强化宣传、警企联动、强化内部管控等建议措施,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电力营销;用电检查;反窃电
        对电力企业来说,用电检查对于加强用电管理、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对于维护电力企业合法权益、保障公共安全、保持用电市场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用电过程中,窃电现象普遍存在,不但干扰了正常的用电秩序、损害了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还容易引发严重的意外伤害事故。况且随着科技技术水平的提高,窃电行为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本文从电力营销中用电检查及反窃电技术进行探讨,为电力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窃电现象特点及多发频发的原因
        窃电现象,是电力企业的“老大难”问题。虽然多年来电力企业一直致力于反窃电的研究,但往往治标不治本,窃电行为始终伴随着电力企业生产和经营全过程。并且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发展,窃电现象也呈现出窃电主体多元化、窃电群体专业化、窃电主体复杂化、窃电量日趋增大等特点,对企业和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也愈加严重。一是参与窃电的群体构成复杂,既有各类大中小企业,也有普通个体用户;窃电的目的既有减少企业成本,也有仅满足于日常生活所需。二是窃电行为的科技含量逐渐提高,传统的窃电工具具有易发现、安全性差等特点,现在窃电用户研究出了遥控窃电、移相窃电等多种窃电方式,给反窃电带来了极大难度。三是窃电量愈来愈大。由于用户用电量持续增加,参与窃电的群体也逐渐增多,导致因窃电而造成的电力损失日趋扩大。窃电行为多发频发,主要有不法分子法律意识淡薄、电力企业反窃电机制不健全、反窃电的高压态势尚未全面形成等三方面的原因。
        (一)不法分子法律意识淡薄
        电费对一些高耗能企业来说,是主要的经营资金投入;对普通用户来说,是主要的生活资金投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大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有些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法律意识单薄,片面为控制企业成本,把目光转到降低用电成本上,出现了窃电行为。另外,一些个体商户由于对电力的属性认识存在偏差,认为电力是公益性的,不用白不用,在利益的驱使下进行窃电。
        (二)电力企业反窃电机制不健全
        当前,电力企业把电力营销的工作重点放在用电管理上,虽然窃电行为使其深受其害,但电力企业很难进行有效的规避和处置;供电行业的监督和协调机制不完善,各有关部门在反窃电问题上缺乏有效的通力合作,存在“各管各的”“各忙各的”的局面,缺乏集中统一行动;对反窃电技术研究投入精力不多,用电保护方法单一,没有充分发挥现代电力科技优势规避和发现窃电行为的发生。
        (三)尚未形成反窃电的高压态势
        一方面,虽然在国家层面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依法用电和用电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整体上看,对反窃电工作缺乏系统完整的顶层设计,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不健全,难以适应当前复杂多样的窃电行为处理工作。特别是对一些窃电行为轻微、造成损失有限的中小企业或用户来说,缺乏严厉的处置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不法分子心存侥幸。另一方面,对有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使一些用户出现法律认识上的模糊,因此,窃电现象在一些偏远地区易发多发。
        二、做好反窃电的策略探究
        对电力企业来说,研究反窃电技术,最大限度降低窃电行为发生,对企业本身和整个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窃电行为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需要通过技术升级、强化宣传、警企联动、强化内部管控等措施,全方位提升反窃电能力,坚决打击和防止窃电行为,织密用电市场的“防护网”。
        (一)升级反窃电技术手段
        电力企业应认真研究窃电行为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研究反窃电策略,特别是要在反窃电技术研究上下足功夫,以反窃电技术的有效突破从根源上防止窃电行为发生。比如,对用电流向实行精准管理,发挥多功能电子计费表的预警作用,定期排查计费情况,及时发现窃电行为。研究窃电报警技术,运用“互联网+电力管理”手段,实现对供电端、传输端、用户端的全方位监测,对出现的电量异常波动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出哪些属于正常现象,哪些可能是窃电行为。一旦发现窃电行为,系统及时报警并进行定位,帮助企业及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二)强化警企联动
        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窃电现象多发频发地区的数据监测,找准哪些企业和个人存在窃电现象。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行动,提高执法的效率和针对性,将窃电主体进行法律制裁。根据检测情况,及时向公安部门提供可靠信息,帮助公安部门及时查处和打击窃电行为。
        (三)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一些偏远地区、特别是农村窃电行为易发多发,应从加强反窃电宣传入手,从思想根源上进行纠正。通过“村村响”广播、村务公开栏、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条幅、举办用电法律法规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入广大农村社区进行宣传引导,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电力的属性,科学认识窃电行为的危害,宣传普及日常节约用电常识,从而消除窃电行为发生的思想土壤。同时,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主动与窃电行为作斗争,达到用身边人监督身边人的效果。
        (四)建立群防群治工作机制
        传统的反窃电工作任务量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因此,电力企业和电力行业主管部门应研究制定依法依规、科学有效的监督举报制度,加大对举报窃电行为的举报奖励力度,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用电监督和打击窃电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强化监督举报力度,可以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正确用电、合法用电。
        (五)压实工作责任
        窃电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外部条件因素,同时也有一定的内部因素。当前,电力检查中存在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给窃电行为发生提供了空间。比如,电力计量工作执行不到位,工作不精准,没有及时发现窃电发生的表征。因此,电力企业要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压实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责任。
        (六)打造出高素质的反窃电队伍
        电力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反窃电部门人员的培养和选拔力度,通过高薪引进专业化人才、加大专业培训、强化绩效考核等方式,不断提升反窃电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同时,要加强对职业道德的培养,促使其恪尽职守,坚决避免出现监守自盗、责任缺失等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窃电行为的发生,使电力企业深受其害,也给电力能源和电力市场带来了巨大损失。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反窃电技术的研究和运用,通过技术升级、强化宣传、警企联动、强化内部管控等措施,全方位提升反窃电能力,坚决铲除窃电行为发生的土壤和漏洞,促进电力企业良性发展,维护健康有序的电力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韩丽丽.电力企业用电检查存在不足点以及处理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8,20(20):230.
        [2]武峰.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现状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6,34(4):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