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 李辉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李辉
[导读] 摘要:这些年,对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一路高歌猛进。
        亚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这些年,对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一路高歌猛进。为了在市政基础建设道路工程之中确保整个道路施工方面的质量得到良好的控制,避免出现一些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我们就需要在工程形成的阶段做好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优化管理。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一趋势下,我国各地对市政道路工程的需求迅速增长。政府有关部门也为社会的发展设立了重要的项目资金,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中,也暴露出了各种问题和缺陷,如施工质量隐患、施工质量缺陷、施工质量事故等。特别是在项目建设中,不仅会给整个项目和相关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还会给相关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无法弥补的痛苦,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根据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基本特点,简要分析了城市公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对城市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1、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1.1较多的交叉作业
        市政道路工程作为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建设项目,其建设范围十分广泛,地形特征也十分多样,因此,一个完整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往往包含许多子项目。这就要求这些子项目进行交叉建设,在每一种工作之间相互配合之前,促进各种建设。因此,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工程,在施工的组织和技术工艺的管理上面具有很高的行业要求,从而提高了整体建设质量管理和控制的难度系数。
        1.2较多的干扰因素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种类繁多,规模可大可小,工期可长可短,施工可复杂可简单。这些不同类型的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不同于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施工人员的要求。因此,增加了市政道路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于较小的市政道路项目,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对于较大的市政道路项目,可能需要几年的建设。在这漫长的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以不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形式出现,从而增加了整个项目的变数。
        1.3较大的场地流动性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现场流动性高。随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不断扩展,随着项目过程和进度的不断推进,现场施工人员及相关施工设备也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施工区域及相关机械设备也在不断的移动。对于同一工艺施工现场,随着其施工进度也会改变[2]。由于这种复杂的环境,各种隐患都将被隐藏,这将给项目管理者带来巨大的挑战。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还会有大量的空中、地面和地下施工作业。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另一大特点,是有着较为复杂的现场地质条件以及较高的施工场地流动性。随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不断展开,随着工程项目的工序与进度的不断推进,现场施工人员以及相关施工设备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施工作业区域与相关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发生移动。对于同一道工序的施工现场,随着其施工进度的推进也会发生变化[2]。各种不安全的隐患就会因为这种负责的环境而被掩盖,从而给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造成极大的挑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还会涉及到许多空中、地面与地下的施工作业。这样,地下管线、地下通道、路面以及过街人行天桥就是施工现场变得立体化分布,不同交通设施的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和道路建设,从而增加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困难。
        2、当前市政道路工程常见问题
        2.1市政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若施工不当,可导致路面沉陷和翻浆,促使路面基强度不足。

而造成上述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为:(1)在水位过高或排水不畅的地方,没有正确、有效处理软土;(2)由于碾压不均匀、次数不够,可导致路基压实不够,同时在高填土地地段取土中含有较多的草根或树根,导致碾压达不到要求;(3)选用的路基填材不够,在选取填充材料时,选用了高液限黏土或危害性膨胀土,如腐殖类土、过湿土、膨胀土等。
        路基面层施工不当,也可促使路面发生坑槽、露骨、松散、拥包等病害,造成以上问题发生的原因为:(1)雨季施工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促使路面出现松散、坑槽等现象发生,同时在低温度下施工,还可导致因温度过低而出现裂缝现象;(2)人工操作的洒油、摊铺、拌和等,再加上施工设备的不配套、陈旧,可导致平整度、密实度、均匀性受到很大影响。
        2.2市政道路管理问题
        首先,很多企业和项目关系不清晰,缺乏管理体系,且目前尚未得到完善,导致监督失控,配套措施执行不力或措施不健全,项目责任考核流于形式;其次为资源配置选择不当、管理覆盖和经营策略、施工企业战略布局。同时目前较多企业整体利益协调能力不平衡,很多建设人员对企业不负责任,做事只顾自身利益,导致施工企业成本系统控制观念不强,且停留在堵漏洞阶段,缺乏新认知。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改革施工技术管理理念
        为了更好地控制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明确施工质量标准,施工单位应不断改革施工技术管理理念,优化施工技术管理目标,传统落后的管理者将不断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应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周边环境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技术的成本,确保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对于一些建设单位来说,他们缺乏长远的发展理念,不想投入太多的成本,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也不想推广目前的先进技术。因此,对于市政管理部门来说,针对当前市政工程建设技术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不断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消除了周围不健康因素的影响,控制了整个施工过程,保证了施工质量。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结合实际的市政工程性质,明确的市政工程的管理目标,采用先进技术的管理理念,加强技术管理机制的创新,大力推广新技术,不断促进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朝着规范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3.2建立完善的施工创新体系
        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过程汇总,施工单位要不断采用全新的施工技术理念,加强对原有施工技术创新,优化施工技术管理目标,建立全新的施工技术创新机制。市政工程建设单位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性质的市政工程,建立完善的市政技术管理标准,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积极鼓励一线施工技术人员对当前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另外,作为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其他城市管理部门进行合作,针对市政工程存在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纠正,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设计目标,做好基本工程建设;要对当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设备进行改良,做好市政工程建设满意度调查工作,不断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内容,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
        为了提升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保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明确施工技术管理目标,为新上的设备和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市政工程开始前,设计单位要结合市政工程规划标准,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明确施工工期,控制人力、材料以及设备消耗。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质量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核心要求,我们要高度关注并不断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本文依据市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普遍特点,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经常出现的质量相关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与措施,希望能对该领域同行起到帮助。
        参考文献
        [1]蒋燕.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3):266-267.
        [2]侯俊生.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优化施工策略[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5(17):26-28.
        [3]蒋丽霞.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