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范书建 胡赞成
[导读] 摘要: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原有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的交通需求。
        河南鸿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原有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的交通需求。有一些道路的使用年限比较长,已经出现了局部的毁损情况,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这些道路进行旧路改造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并且恢复道路的使用功能。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明显增加,在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成本的基础上,延长现有市政道路工程使用寿命,完善使用功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旧路改造工程施工中,要针对原有道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实施科学的改造措施,从而达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本文分析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施工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一、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施工现状
        1.新旧路基结合不均匀
        在部分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中,原有道路结构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变形压缩现象。在前期施工阶段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一问题,否则容易发生新旧路基结合不均匀问题,导致新旧路基结合处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影响市政道路整体结构。同时,新旧路基结合不均匀问题,并不会在出现早期出较为明显的外在征兆,往往是在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竣工后的一定时间阶段内陆续出现,具有隐蔽性特征,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2.涵道通道台背处理不完善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要施工方式是对原有市政道路路基采取加宽处理措施,在原有道路路基的基础上开展开挖作业、增设涵洞通道。但在涵道通道设置与路基开挖环节,普遍存在台背处理不规范的问题,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范,或是涵道通道台背处理方案不合理,加之台背被设置在涵洞钢架结构以及原有市政道路路基的间隔区域中。因此,在台背处理不完善时,导致了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施工问题的出现,对工程施工质量及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3.管理模式粗放
        长期以来,工程管理模式存在僵化落后的现象,粗放式的管理难以做到对各环节施工质量的有效把控。同时,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具有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空间与时间不足、外界干扰因素多等特征,侧面加大了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在这一施工背景下,部分工程普遍存在施工管理效率低、滞后性明显、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必要保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质量与安全隐患。例如,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主要分布在城市居民区周边区域或城市主干道中。为保障城市交通体系的有序运行,难以开展全封闭施工作业。在出现各类管理问题或施工问题时,有一定可能对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造成危害。同时,也对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造成影响。
        二、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1.健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结合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建立健全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流程,不断完善补充各项细则条例内容,为后续工程施工及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参考。同时,企业也应适当简化工程管理组织结构、完善组织架构,选择恰当的管理模式,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切实加强企业对各环节施工质量的管控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及效率,确保管理计划得到有效执行。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主要施工及管理难点在于外界干扰因素过多、外部施工环境不断变化,并持续产生新的变量因素,各类突发性施工问题的出现率较高。针对于此,可选择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各项管理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明确工程施工管理基本思路,划定各部门及人员的具体职责范围,实时了解工程施工情况,合理下达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构建风险评价模型,不断导入动态施工信息,及时发现并预防所存在施工质量风险问题。


        2.加强材料质量管控力度
        材料质量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施工材料的性能质量,也是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在工程建设阶段内,应重点开展材料质量管控工作,及时发现并更换劣质施工材料,避免市政道路的整体性能与使用寿命受到材料因素的影响。同时,有序开展材料管理工作,也将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损耗。
        在材料入场环节,管理人员对各批次施工材料的规格参数、数量进行检查,核对生产许可证、质检报告等相关文件原件,并从中随机抽取少量材料进行质量检测。随后,对材料入场质量检测结果、管理过程进行记录备份;以材料规格尺寸、种类作为主要依据,开展材料分级管理工作,将不同等级材料在施工现场中进行分类储存管理,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例如营造干燥、恒温的材料储存环境;定期对施工现场所堆置施工材料进行清查盘点,随机抽样检测,检查各类材料的完好情况、是否出现潮湿受损等问题;在各项施工活动开展前,提前对所需使用施工材料开展全面性质量检测工作,待质量检测结果与施工要求完全符合后,方可组织开展后续施工作业。
        3.强化施工现场监管力度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大,加之施工人员专业素养良莠不齐,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时常出现各类施工问题,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应适当强化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例如在关键施工环节开展旁站监理工作,实时监督施工过程。在出现施工人员违章施工与各类质量问题时,必须及时返工,监督施工人员限期整改。同时,向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此外,也可运用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构建远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在施工现场配置适当数量的视频监控装置与传感器,持续将所采集视频图像信息上传至监控中心,辅助或替代人工开展远程施工现场监控工作。在监测到异常施工现象时,自动发送提示信号,快速解决所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4.做好工后检查与工序交接管理工作
        在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中,新旧路基结合不均匀等质量问题并不会在出现早期展露出明显的外在征兆,而是在工程竣工后逐渐出现,常规施工质量管控措施难以及时发现这类质量问题。因此,企业应做好工后检查与监测工作,对工程竣工后所出现各类施工质量问题进行记录、上报与解决,消除所存在施工质量隐患。此外,为及时发现各类质量问题,避免造成额外损失,在工序交接环节,对上一环节施工成果开展质量检测工作,或是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同时,记录工序交接环节质量检测记录与管理过程,为后续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
        5.完善施工质量控制点
        在现代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缺乏管理重点的问题,不但无法及时发现所出现各类质量问题,也没有做到对现有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设置若干施工质量控制点,针对性、侧重性开展各项具体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对各处控制点位巡检、旁站监理工作的开展频率。在质量控制点设置环节中,需确保所设置控制点可完全涵盖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干扰的各项因素。
        结语: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安全与发展潜力,是城市基础建设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因此,施工企业应及早转变施工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力度,严格控制各环节施工质量,预防各类质量通病的出现,实现预期城市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俊杰.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25).
        [2]隋艺.浅析市政旧路改造工程容易忽视的几个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2):25-25.
        [3]李珩.市政道路路面改造及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资讯,2013(25):58-58.
        [4]罗方林.市政道路旧路改造中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32):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