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光政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镇江212000)
【摘要】目的:对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中药制剂中双胍类化学药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以及质谱条件结合仪器将样品与对照物进行对比,对中药制剂中非法掺入的双胍类化学药物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可作为分析检测非法中药制剂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联合法;中药制剂;双胍类化学药物
双胍类降糖药中包含苯乙双胍与二甲双胍,主要作用为控制患者血糖含量,具有一定降糖作用,但由于化学药物自身具有副作用,所以属性中含有一定有毒物质[1]。糖尿病患者增加与中药降糖药物的安全性影响,中药降糖制剂备受患者青睐,因需求供应不足,市场中将双胍类降糖药非法掺入中药中,若长期服用对患者身体健康具有一定威胁[2]。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应对中药生物制剂中非法掺入的双胍类化学药物给予检测,同时应建立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本文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200-6320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此液相色谱-质谱联合仪配有Agilent 1200液相系统,柱温箱、自动进样器、四元梯度泵,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电喷雾离子化源(ESI)。盐酸二甲双胍对照品(生产厂家:深圳中联制药厂,批号:200204114);盐酸苯乙双胍对照品(生产厂家:湖北心迎合医药有限公司,批号:YJ-100922);“纯中药制剂”降压药样品A、样品B(湖北省药品检验所);甲醇为色谱纯,醋酸以及醋酸铵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色谱以及质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C18柱(150mm×4.6mm,5µm);流动相:0.02mol/L醋酸铵溶液(将醋酸PH值调节至3.5)-甲醇(70:30);流速:0.3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5nm;进样量:10µL。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方式(ESI*):m/z范围为50-300;离子源喷射电压为5kV,雾化电压为40psi,干燥气(N2)流速为10L/min,干燥气温度为350℃,毛细管电压为15V。检测方式采取全扫描一级质谱、选择离子二级全扫描质谱。
2.2溶液制备
取5mg盐酸二甲双胍以及验算苯乙双胍对照品,放入50ml量瓶中,将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并摇匀,作为对照品储备液;将上述产品储备液各取1.0ml,放置同一量瓶中,加入流动相稀释至刻度并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将不同批号的被测试胶囊各取10粒,将内容物取出并且摇匀,取约300-400mg胶囊内容物质量样品,放置50ml量瓶中,分别加甲醇超声15min,静置,取上清液离心(10000r/min,离心15min),取离心处理后上清液1.0ml,分别放置在10ml量瓶内,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并且摇匀,为供试品溶液
2.3对照品色谱以及质谱行为
结合上述样品与对照品的色谱以及质谱图得出,样品A中掺有二甲双胍,样品B中掺有苯乙双胍。
2.5最底检出限
取对照品溶液,进行梯度稀释后测定,二甲双胍最低检出限为0.5ng,苯乙双胍为0.3ng(S/N=3)。
3 讨论
糖尿病为我国常见病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因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更加注重自身健康,因中药制剂安全度更高,所以在药物选择中更加倾向于中成药物,因市场中,中成药物较为紧缺,所以不良商家对化学药物进行非法添加,若在中药中非法掺入化学药物,则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双胍类化学药物成分主要以降糖成分为主,长时间服用,具有潜在生命威胁。本文以患者服药安全作为出发点,将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双胍类化学药物检测方法中灵敏度进行试验,对比中发现,在双胍类药物进行洗脱时,应给与一定保留时间,避免双胍类药物中强碱类物质洗脱困难;考核标准中以柱效、分离度、两化合物中物理化程度为主要因素,将流动相应弱酸性以及本流动相系统进行确定;化合物在脱去胍后易产生特征碎片在离子m/z60,将对照品中药物保留时间与一、二级质朴信息相结合,同时将结果进行对比后给予判定,判定样品中本乙双胍与盐酸二甲双胍中含量;中药制剂中成分影响紫外检测器检测,其结果易产生假阳性,本实验中二甲双胍与实验中样品B在时间上保留一致时,则会出现色谱峰,若未出现二甲双胍准分子离子峰,则证明样品无此类化学药物。研究中,此检测方法可准确检测出不良化学成分,具有较高准确率,同时为患者药物使用安全做出一定贡献。
综上所述,内容中检测方法对中药非法添加化学物具有较高检测率,在临床用药检测中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浩志,赵红庆.探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降糖中药学监护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9):153.
[2]宋小飞,施召才,马伟文,银玉容,史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液中邻苯二甲酸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9):53-56.
[3]王建强.降糖类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216+218.
[4]徐文峰,金鹏飞.降糖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6,14(11):1233-1237.
[5]田胜利.快速筛查中药降糖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方法[J].黑龙江医药,2014,27(03):54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