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体制的革新促进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此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依托阅读教学工作进行创新和实践,并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辅助学生开展学习和探究活动,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鉴于此,本文笔者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师的角度,围绕学科教学目标探究了群文阅读活动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实施策略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围绕课内文本选择与其相关的文章或片段,并将其组合起来设计相应的导学任务,用以辅助学生阅读和探究,使其在品读和对比中形成独到的见解,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有利于增强其学科素养。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合理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并以课文为依据设计教学引导流程,从而弥补单篇阅读教学的不足,辅助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围绕课文选材,确保各篇文章的相关性
在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之前,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结合课文来遴选合适的课外阅读素材,确保所选文章与课文之间具有相关性,然后再据此设计关联性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以便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具体来讲,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主题、体裁、结构或具体内容来挑选具有相关性的课外文本,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保证文本类型的多样化,然后再基于课内阅读文的教学目标来设计阅读任务,以便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之中进行针对性阅读,通过整体分析和具体探究把握不同篇章的主旨、写作技巧,并能够运用准确语言叙述出各篇文章之间的异同点,进而提升其比较阅读能力,辅助增强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其自主、合作探究
(一)设计层次性问题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群文阅读教学工作时,需要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来拟写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以便引导他们进行针对性阅读,辅助增强其自主阅读能力。如,教师可以根据课内文本的主要内容来设计群文阅读的任务,并按照学生的能力来划分任务难度,将其归为不同的层次,之后可在讲课过程中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们在能力范围内阅读所有文章,并进行自主探究,由此既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也能够使之在自主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进而掌握更多阅读分析技巧,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成效。
(二)利用链条式问题辅助学生合作阅读
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设计链条式的问题,用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分析,以便有效激发其主体意识,使他们在参与中不断深挖阅读文的内涵,并发散思维将所有文章串联起来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辅助增强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思维认知顺序以及各篇文章之间的相关性来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然后在课上展示出来,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有序探究,以此不断激活他们的思维,有利于使其通过讨论、分享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进而使学生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三、渗透读写结合理念,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我
结合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渗透读写结合理念,以随文练笔的方式优化教学流程,以此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表达自我,进而不断强化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在群文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阅读所有文章的感受来写作,也可以鼓励他们挑选其中一篇文章作为模板进行仿写,还可以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为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补写情节或是续写结尾,由此在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成效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继而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四、实施激励评价策略,合理反馈提升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实施激励评价策略,以便通过有效反馈来完善学生的阅读思路,同时帮助他们掌握更多阅读技巧。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给出评价,强调他们的优势,以便不断激发其学习自信,使之不断发散思维分析阅读文本之间的联系,同时可对学生们所用的阅读技巧及其独特的阅读思维进行点评,通过合理反馈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且能够扬长避短,不断强化个人的对比阅读能力。
五、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阅读是一个基础模块,能够辅助学生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并有效训练他们的综合能力,进而推动他们的长远发展。为了在新课改背景下进一步提高课内阅读教学质量,初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组织群文阅读活动来创新教学形式,以便使学生在拓展训练中储备更加多元的阅读素材,同时在此过程中掌握更多阅读技巧,通过对比分析形成灵活的思维,由此不断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蒲峻.让群文阅读伴着课文教学起飞——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实施策略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6(32).
[2]周熔.“群文阅读”的方法与路径[J].中学语文,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