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张卫英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习惯进行知识的灌输。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统编教材对于语文教学内容做出了调整,加强了阅读内容。这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中的名著阅读部分,将这一部分教学落到实处,真正提升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1导言
        审视名著阅读的真正目的,应是将人文教育与知识传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收获高效优质的阅读效果,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其阅读和写作能力。但现实中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却有些尴尬,教师既未将名著阅读这一板块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之中,学生也缺少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名著阅读教学的效果。
        2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课程构建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技巧,综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任务量的大小,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而完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2.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现如今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把握越来越重要。教师要以此为前提,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善于把握初中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特点,着重突出名著阅读的重点,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阅读兴趣。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中,就能够摸索出自己的阅读方式,以及思索技巧,对以后的阅读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
        2.2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生的性格各有不同,不能让所有的学生按照统一模式的培训方案进行培养,因材施教才是关键。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也要了解自身班级的整体特点,由个体到集体,充分掌握教学的现状。在这些情况考虑周到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针对性地制定培养策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名著材料,以及合适的篇幅,让学生在合适的时期,去阅读名著材料,使得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行拓展,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发挥个性化阅读的积极性。
        3核心素养下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意义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于名著导读部分的内容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喜欢上阅读。教师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名著阅读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2拓展思维,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名著阅读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当教师对名著进行分析之后,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把握一部作品的内涵,并且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和领悟作品的精髓。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3获得独特体验,升华学生的情感
        名著阅读是要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产生自己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并且通过阅读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一种认知和体验。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名著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阅读中升华自己的思想情感。
        4核心素养下名著阅读有的重要性
        在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造力,丰富的思维内涵对于面对日后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典名著在初中教材中的比重增大,文学名著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教师应制订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计划,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彻落实下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高效阅读,积累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读后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能够与书本为伴,通过名著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品质情操。
        5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5.1积累经典语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要能够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能够表述流畅。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基本的字、词、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常见的语言运用问题,实现语言的建构。另外,教师也应该多让学生完成一些造句或者是仿写的练习,借助于名著为学生语言的运用提供一些机会。这能够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课外阅读活动。比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名著阅读中,教师就可以在每节课或者是隔几次课中让几位学生上台给大家介绍自己最近读到的内容和谈一谈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畅谈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
        5.2课内课外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课上的教学带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教师也可以对名著作者及作品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在对作者产生好奇心的基础上展开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比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简爱》阅读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欣赏夏洛蒂·勃朗特相关的电影片段,通过学生对于作者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阅读《简·爱》这部作品。当然,在进行名著阅读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比如,全文阅读或者是灵活选读等方式,也可以进行一些欣赏写法或者摘录片段的形式来完成阅读活动。
        5.3渗透传统文化,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和理解素养
        文化理解和传承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应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具备自觉地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能够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并形成正确对待多元文化的一种态度。因此,在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化内涵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语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的《儒林外史》,主要是一本讽刺作品的小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就要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6结语
        教师应该重视文学名著种类的区分,由于中学生难以自己选择合适的名著,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选择阅读。教师可以号召学生分享自己收藏的名著,交换家里闲置的名著,互相借鉴。教师可以呼吁学校投资购进一批有教育价值的高水平名著,增加同学们的阅读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总之,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文学名著,保证学生的选择空间和机会,在全校形成阅读文学名著的良好学习风尚。其次,引导学生有效阅读、高效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与益处,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文学名著。
        参考文献
        [1]游敏.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探讨与实践[C]..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402-404.
        [2]尹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之名著阅读[J].学周刊,2018(30):122-123.
        [3]宋桂林.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江西教育,2018(29):67-68.
        [4]厉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