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银建工程咨询评估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201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目标在于提高工程效益。合理确定是有效控制的基础,有效控制是合理确定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前面两者达到了有效的搭配与补充,才能够抵达最终的目标。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开拓,主动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工程造价业的发展,为开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新局面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造价控制
1、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1.1项目决策阶段
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应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建设项目的规模、厂址、技术协作条件,对各种拟建设计方案制定估算书,便于业主根据投资、效益分析决定项目的执行方案,确保方案在功能上、技术上和财务上的可行性。
1.2项目设计阶段
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因此工程造价控制应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作为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来抓。具体来讲,可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制定建设投资分项初步概算,再根据概算和施工程序,制定资金支出初步概算,以保证投资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对不同的设计和材料进行成本分析和研究,并向设计人员提出成本建议,协助他们在投资限额范围内进行设计。
1.3设计质量间接影响工程投资
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多数占40.1%,居第一位。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图纸变更多,造成返工、停工现象,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造成投资巨大的浪费,工程投资增加。
1.4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其原因:一是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搞施工招标,招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要让利等,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无法很好地选项目设计,虽是通过招标,但此时方案不细,概算粗略,很难来综合评定。三是业主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提出要求或疑义;四是业主对要求出图时间紧,压低设计费,从而影响优化设计的开展。
1.5优化设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目前的设计经营缺乏公平竞争,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关系不大,使优化设计失去压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导致设计方案不认真进行经济分析,而是追求高标准,或为保险起见,随意加大安全系数,造成浪费。相反,设计单位即使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优化了设计方案,给业主节约了投资,有时设计费反而变少了,从而挫伤了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2、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
2.1决策成本控制
项目决策阶段是决定最终投资方案的重要过程。项目决策是否正确对项目建设成败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最终投资效果。所以,在项目决策之前,一定要收集好相关资料,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分析工作,并对投资风险以及各种拟建计划进行研究,使其能够具有较好地经济效益。依据决策之前的准备计划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确定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并且要确定最后采用什么样的工程规模、建设标准与方案。另外,一定要在编制投资估算报告的时候准备充足的资料,为了能够避免资金的浪费,一定要重视决策的科学性、经济性,使投资项目能够做到最好。
2.2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首先,要推行设计招标活动,公开竞选方案。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完善,因为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业主能够有效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业主一定要对成本进行控制,以保障自身的权益,并且,还应该在委托单位实行招标。就工程项目建设来说,设计方案的优劣对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并且实际设计费用对造价的影响程度会大得多。所以,在小型工程项目招标中,应该将其作为首要考虑的条件。在衡量标书的时候,应该从经济效益与技术水准两个方面考虑,首先挑选出符合条件的标书,然后由投标方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打分,希望能够有效保障中标方案中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与经济性。之所以这样选择主要是为了有效加快工程项目设计进度以、提升设计的质量,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与设计方案,能够促使其在整体布局上不断开拓创新,实现技术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紧密结合,最终保障工程造价成本能够被合理控制。
其次,在挑选设计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推行限额设计。在设计单位内部一定要实行限额设计,促使设计与概算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为了有效达到这一目的,就应该依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工程量,并且按照分配比例进行投资,有效保障工程造价的控制,另外,还应该不断健全设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实行惩罚奖励。
2.3施工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施工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首先应该准确把握设计图纸,然后将其交由建设项目部门针对具体的情形分析,再由投标单位对其资格进行审核,编制招标文件,确定其工程底价,经由评定标准通过后,确定投标,然后再选择中标单位,并确定其能够承包合同价格。合理的确定工程标底价格是施工招标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最有效的一种办法。工程标底的确定往往会受到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例如设计图纸不全、材料的变化或者是由于市场价格的不断变化等,很难确定准确值。
2.4施工阶段对成本的控制
首先,一定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合同最终签订好坏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所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合同双方一定要充分理解文件的内容,降低竣工阶段结算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财务管理人员与造价管理人员一定要共同合作,对招标文件一定要进行严格审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实行有效的解决策略,只有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减少工程索赔,最终实现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工作。
其次,要实现技术、经济方面的控制,要想办法在技术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在工程项目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劳动效率,并且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施工期限。另外,还必须要严格管理控制施工现场的材料,降低损耗,使其能够对经费进行严格的控制。
2.5竣工阶段成本控制
这一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的最终阶段,依据相关合同内容规定,以及国家对工程项目款项的管理办法对其实行较为严密的审核。将政策作为标准开展审核工作,促使审核之后的结算工作能够有效体现工程的实际造价。作为工程项目建设来说,对成本有影响的各个阶段都一定要实施全过程有效地监控,有效保障资金安全问题,保障资金能够合理地被使用。并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项目建设投资最终的效益能够最大化。并且,还应该重视市场法规制度的完善、加强工作。主要是要促使项目法人对项目实行全过程负责制度,另外,还应该推行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制度。使建设工程能够更科学、更合理、更搞笑。并且,要全面推行招标制度,因为工程招标是不受地区、行业限制的,所以,在招标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最后,要落实合同管理制度的实施。
3、结束语
造价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非常复杂的一项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对于建设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做好造价管理则是非常艰难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加强对造价管理工作的研究,对造价管理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找出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通过提高造价管理水平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磊.浅谈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有效措施[J].工程技术,2016(5):142~143.
[2]王宁.浅谈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J].科技资讯,2016(9):138~139.
[3]赵晓燕.浅谈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控制[J].经济管理论坛,2016(1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