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0年第04期   作者:周锦凤
[导读] 本文针对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从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几种方案,旨在提升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一点借鉴及参考,和各位教师共同探讨。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和平镇中心校    543300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从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几种方案,旨在提升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一点借鉴及参考,和各位教师共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创新能力、教学方式、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注重思考和实践探究
        我们教师都知道,没有学生思考的教学活动算不上成功的教学活动,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探究学习。独立思考与多维探究的关键是合理明确的学习任务,多维探究即指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多维教学模式,既包括课堂讲解,又包括教学互动和合作学习,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来提升学生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启发学生思维。学生的主动性是进行多维探究的基础,教师要运用语言、情感及行为来多维度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和时间赛跑》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致意思后,仍有许多学生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时候教师可以举一些有意思的记忆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大致主旨,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再组织学生分组探究,进行思考,最后教师在课堂上总结知识要点,深化教学成果。教师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能使学生固定在一种思考模式里面,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从不同角度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欲。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探究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内涵,才能让教师更好的为学生解答疑惑。
        二、引导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置疑。也就是说,发现、发明和创新一般往往是从实践或理论研究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去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归纳、类比、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大胆想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问题。
        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


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运用上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上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如教学《太阳》一课时,在充分的预习之后,学生疑问一个接一个“课题叫太阳,为什么还用那么多文字写它与人类的关系呢?”“科学家怎么知道太阳的温度的呢?”“《太阳》一课用一个神话故事开头多累赘呀?”他们正拿“?”这把钥匙开启着智慧之门。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学生们又冒出许多新奇的想法:“老师,关于太阳的知识,人类研究了多少年呀?” “老师,根据课本的内容,我认为课题不该叫 ‘太阳’,叫 ‘太阳,我们人类的朋友’更恰当!” “我仍要以 ‘太阳’ 为题,但是不讲它与人类的关系,我要重点讲人类关于太阳的新发现。”……课后,学生的作业中有《太阳系知识小报》,有《我的理想》铅笔画,有被改编的《太阳》……你看到了一个个创造的火花在闪烁!在教课文《称象》一文时,在学习了课文内容后,先让学生质疑,有一个学生提出:“曹冲这样称象称出的重量是否准?”我没有急于给予肯定的回答,而是布置学生亲自做实验来验证,让他们用盆子分别装一小动物。石头放到脸盆中,按曹冲讲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证明曹冲这种方法称出的重量是准确的。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方式
        语文学科,是一门与社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所涵盖的知识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阶段中知识涵盖量最基础的一个阶段,它需要一种工具来搭载它巨大的知识量,并快速、高效、精确地传播出去。多媒体正是迎合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应时代要求进行改革创新的关键时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多媒体的发展愈加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要求愈加急切,如何将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完美融合,实现创新,是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共同思考的方向和共同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木兰诗》这一课时,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接受到教室为其准备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搜索大量关于《木兰诗》的历史起源、历史故事以及其他作品。这样学生在学习《木兰诗》这一课时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木兰诗》中的这两首作品了,面向的更是整个先秦文学。学生通过多媒体在搜索有关这一课时的学习资源时,不仅仅会了解到广泛的课外延申知识,更能掌握归纳知识、整理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完《木兰诗》后,可以通过多媒体提交作业,这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课后教学任务的创新。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掌握创新教学语文的方式是革新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立足教材,面向学生,力求达到教学质量的最高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多层次的讲解、多方面的摄入,才能摆脱低效率,用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