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练,生生互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多元化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期   作者:刘正国
[导读] 在经历长时间的观察实践后发现,学生最为喜欢被自己的同伴评价,也最容易接受对方所提出的建议。
        摘  要: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能够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均衡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群体的引导者以及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为充分展现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各种问题,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思想交流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意义非凡。在经历长时间的观察实践后发现,学生最为喜欢被自己的同伴评价,也最容易接受对方所提出的建议。
关键词:生生互评;作业评价;有效性;实践方案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普遍直接由教师报班,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普遍会直接采用打分的形式,评价活动相对单一,评价流程过于简介。此种作业教学评价模式难以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之处,作业反馈信息难以获得有效统一。长此以往势必会严重威胁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困难度大幅增加。在新课程理念迅速推陈出新的情况下,教师有必要采用崭新的生生互评的方式,利用作业评价多元化的方式满足学生群体的需求,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深刻了解。
一、拟题评价,开放学习空间
        在布置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拟题工作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其从属于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融合、分析、再创造的过程,具备极为显著的全环节特征。在拟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同时还能够明确如何更为有效地应用此类知识。在数学作业拟题的时候,自主拟题向来都具备充足的创造性,其往往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识,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掌握各种旧知,用于完成拟题活动的再创造以及再吸收。
        拟题工作是具备充足创新性的教育作业模式,其能够有效摆脱传统教育形态的限制,增强作业模式的活力,学生能够深度结合新知识点,完成相应的拟题活动,在进行拟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切实有效地完成引导工作,允许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者课后习题等进行拟题。例如,在苏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初步认识的作业评价中,我首先为学生讲解了相应的课程内容,而后引导学生群体总结,并自主地开展拟题工作,最后则需要和其他同学分享,共同作答,并由其他同学指出拟题的不足之处以及其漏洞,以此来切实有效地强化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促使其形成更为完整的认识。
二、共同争论,探讨知识内容
实际上,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产生争论也是极为重要的生生互评的方式,此种评价模式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群体的分析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行之有效地提升其学习兴趣。


例如,在苏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活动完成后,我为学生留下了下列问题,用于作为学生的作业:如果将一张圆形的纸分成两份的话,每份是不是都是1/2?而在次日教学活动中,我将此项问题作为开头,部分学生持肯定观点,认为是,而部分学生则持否定观点,认为不是。我分别选了冯馨怡、吴紫涵、杨嘉佳、吴顺利、蔡建坤、吴雨峰以及周斯琪这七名同学,前三人认为保持肯定态度,在我要求展示自己的理由之后,杨嘉佳拿出了张圆形的纸,在对折之后又展开,而后询问持反对态度的三人两个半圆是否都是1/2,对方表示确实如此,但是却需要做进一步的论述,蔡建坤借用圆形纸张,而后直接撕下了一角,表示这也是圆的一部分,并且它并非是圆的1/2,保持有肯定态度的学生恍然大悟。在本次作业评价中,我几乎没有参与其中,仅仅作为引导者,而学生在经过积极地争论后成功地折服了保持其他观点的同学,极为优秀。
争论形式的评价模式在我的课堂中出现过许多次,但是每次均能起到不错的效果。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精准地寻找学生可能出现误区的问题,同时将其作为争论的元素,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强化其互相评价的能力。
三、作业评价,多元评价探究
实际上,在作业评价中,为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教师有必要重点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作业评价的活动中,促使评价活动能够真正地成为反馈学生问题的工具。具体来讲,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评价模式有多种,包括:
师生互评,教师在作业判定中起到主导性作用,不仅仅要承担打分的责任,更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激励,促使学生学习更多知识内容,以此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加以改正,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此同时,学生也能结合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来作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用于帮助教师及时优化教育策略。
生生互评,主要表现为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对彼此完成作业的评价、拟题评价、创新性评价等等,对于各种错题或者不规范的书写形式,应当及时地指出,同时做出互相评论与互相学习,行之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其次,可以开展由点到面的生生互评方式,点主要表现为对单独作业内容的评价,而面则主要表现为对整体性作业内容的评价。
学生自评,在教师的深度引导下,对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予以评估,针对性地评价作业完成质量,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对自我的深刻了解,进而反思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长此以往能够助力学生发现更多趣味性元素,其学习热情将会更为显著。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每个环节均具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应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用以充分展现出作业的反馈作用,为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丽佳.浅论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让学生成为评价小主人[J].中国校外教育,2020(04):107+109.
        [2]谢毅,范心胜.基于实证的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分析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师,2019(01):27-32.
        [3]司菲菲,高福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