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辆的数量迅速增多,各公路的交通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原有的许多公路无法满足现有交通量的通行;同时,20世纪修建的公路经过十多年的运营,道路的功能性和结构性方面已无法满足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原有的公路进行改扩建。
关键词:公路市政化;路桥拓宽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公路的建设发展很快,为了提高公路的整体承载力,对在建公路整体质量的控制,对已建成公路的改造都是有关部门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建设好公路,才能保证人们出行的质量,才能便利人们的生活。但在公路路面拓宽过程,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只有不断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建好公路。对公路路面拓宽中新老路面接合,需要进行细致的研究。不仅对公路的损坏情况使用年限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也需要根据路基情况进行公路拓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拓宽后的质量,以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公路拓宽后,道路承载力增强,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拥堵的情况,极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1公路市政化改造路桥拓宽技术的重要意义
伴随时代的进步,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用于公路建设施工,进一步提升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早期公路施工常见路面形式,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长,大量早期修建的道路工程通行能力已无法满足交通发展需求。加之,重载交通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如错台、断板、碎裂等。为了恢复路面使用性能,满足道路运输需求,大量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进入了维修养护阶段。对旧水泥路面进行拓宽加铺施工,不仅能够解决路面病害问题,还能提升加铺沥青层的路用性能,减少成本,因此开展公路旧水泥路面拓宽加铺沥青层施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公路市政化改造路桥拓宽施工难点及重点
2.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
在施工前,需要先处治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要求先详细调查路面实际情况,如破损程度、弯沉、接缝传荷能力等。从中了解到旧水泥混凝土的整体结构特征及情况。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础,为有效增强其承载力,需先处理原路面。按照实际病害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若板块损坏严重,需及时更换破碎板或重裂缝板块。同时,要做好开裂板修补工作,针对脱空板要进行灌浆处理。为解决接缝传荷能力不足问题,可植筋增加传力杆。
2.2路桥拼接注意要点
在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拓宽工作当中,其中经常会遇到路面和桥梁之间的拼接工作,在这一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关工程单位通常情况下会选用一些跨径相同或者是结构相同的施工方法来进行施工。在桥梁本身的左右两侧分别来进行拓宽处理也就是实现对桥梁的拼接。在拼接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式分为很多种,主要分为上下不连接、上下连接以及上下互相连接等多种不同拼接类型。在桥梁的拼接施工当中,桥梁基础是保证整个拼接工作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可以运用桩基础或者是扩大桩基础施工方法来进行开展,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针对一些使用年限比较长远的桥梁来讲,在进行扩建施工当中必须要注意整体桥梁结构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旧桥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拼接工作时,需要尽可能保持桥梁结构的原有状态,依照实际的工程扩建要求对整个桥梁的结构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在桥梁的拓宽环节当中,可以采用相对独立的分服加宽设计方式,以此来保证整个桥梁拼接结构的完整性以及稳定性。
2.3路面反射裂缝防治
反射裂缝的类型主要包括2类,即荷载型反射裂缝、温度型反射裂缝。加铺沥青层和旧水泥混凝土层之间的物理性能相差较大,因此,在温度、荷载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旧路面板接缝、裂缝等处极易产生位移情况,从而导致加铺沥青层出现反射裂缝。为了有效控制及缓解反射裂,本工程采用土工织物夹层法进行反射裂缝防治。
3公路市政化改造路桥拓宽技术的应用措施
3.1清表处理新路基填筑前,需做好路面表层清理工作
主要是对一些树根、杂草、垃圾及腐殖土等进行清理,此外,还要将旧路堤防护、边沟等拆除。一般可在30cm控制清表深度,若在未彻底清理干净的情况下进行新路基填料铺筑,则会产生空隙,从而导致基层沉降,最终影响土体强度,出现路基失稳现象。与此同时,应按照1∶1.5的坡度对旧路基边坡由路肩内侧开始进行处理,同样按照30cm清表厚度进行施工,直至原压实路基裸露出现,随后根据新路基填筑高度进行最下面一层台阶高度的确定。由于本路段拓宽处存有水沟,需及时清理、填平,并做碾压处理,保证其压实度满足施工要求
3.2台阶施工技术
其中在施工当中所使用到的拓宽施工材料包含了5%~8%到石灰材料,通过对石灰材料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整个路面的压实程度,同时还可以对原有的路面拼接环节进行台阶处理。设置台阶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具有一定的标准要求,整个设置宽度不小于1?m,通过这种设置方法可以充分保证台阶和原有路面之间的衔接性,保证新旧路面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最大限度上避免公路后续使用过程中产生不良裂缝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需要针对台阶施工环节的质量进行把控,严格依照工程施工规范要求来进行,不能存在人为性施工失误,最大限度上提高整个路桥工程的拓宽施工质量。
3.3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
福清市南岭镇地处山岭重丘区,山高谷深,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全线大部分路段为半填半挖傍山路基断面,其余部分横断面为低填浅挖路基横断面形式,路线纵坡起伏小。项目遵循两侧分别加宽的原则进行拓宽。为减少新旧路基沉降不均,采用的处理措施主要有:开挖台阶、使用土工格栅加筋补强;提高拼接路基的压实度标准;高填方路段使用挡土墙收缩边坡,增加边坡支承力,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3.4加铺沥青层
由于本工程存有诸多病害,在加铺沥青层前,需处理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问题。要求按照上述病害防治措施进行处理。随后进行黏油层喷洒,先清理干净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随后通过沥青洒布机进行黏层油均匀撒布,从而提高粘结效果。在洒布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在0.3kg/㎡控制洒布量。若洒布过量,则需及时刮掉,并再次进行洒布。随后便可进行交通管制,避免污染路面。
3.5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
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是新老路基结合处产生纵向裂缝等病害的主要原因。减小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可以从减小路堤荷载和提高地基承载力两个方面着手[4]。减小路堤荷载是从减小地基压力方面来达到减小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的目的。提高地基承载力主要从技术可行,施工成熟,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来选择对地基进行加固来达到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的目的。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公路市政化改造路桥拓宽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总结出在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当中,相关施工单位必须要针对新旧路面的衔接问题加以充分的保障。在实际的拓宽施工当中,针对路基沉降量进行准确控制,充分保证新旧路面之间地基的沉降量保持相同,以此才可以有效提高整个路面衔接的有效性,防止产生路面裂缝或者是路面渗水等不良问题,这对提高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磊.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主要病害及控制方法[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19(03):43-45+155-158.
[2]吕耀辉.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的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95-96.
[3]朱小松.公路路基拓宽施工中强夯技术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5):66-67.
[4]于鑫.浅析地方公路改建工程中旧桥拓宽的设计[J].智能城市,2018,4(19):31-32.
[5]王彪.公路路基拓宽施工中的强夯技术应用讨论[J].山西建筑,2018,44(2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