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在近几年的时间里获得了长足进步,而作为工程建筑必须考虑的——造价,则是受到了建筑企业的广泛关注,因为这直接关系着建筑企业最终收益。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建筑工程角度,结合建筑工程基本内容,确定了决策、设计、施工以及竣工四个工程阶段,并且针对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提出了造价动态控制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引言: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越发紧缺,而建筑行业所要面临的发展挑战更加明显,造价控制则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就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管理情况而言,在造价控制上仍然没有做到万无一失,诸如造价控制方法不合理、管理师范等问题仍然存在,所以需要对工程造价管理方法进行研究。
1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重要性研究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是基础管理工作,对于建筑企业的经济影响较为明显,之所以在造价管理控制理论中提出动态管理控制理念,是因为建筑工程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涉及到的工程建设环节以及施工技术多种多样,所以动态管理更加契合建筑工程经济活动特点。
1.1控制工程成本
就建筑工程本身而言,虽然在工程建设之初就会估算建设成本,但是随着工程不断进行,难免会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这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成本增加,不利于建筑企业控制成本。引入造价动态管理方法可以保证成本控制各个环节正常进行,降低不必要的工程建设损失,进而保证工程成本控制稳定,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1.2提升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涉及到的工程建设材料众多,如果不进行高质量的管理容易造成材料质量失衡,进而影响建筑主体质量。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方法的应用可以提升工程建设材料质量,降低以次充好问题发生的概率,进而提升工程整体质量。
2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本身具有鲜明的特殊性,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工程,不仅建设周期较长,而且参与人员、应用设备众多,而这些因素,最终都会成为影响建筑造价的重要条件,这也是为什么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采用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方法的主要原因,为的就是将各类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并且在保证建筑质量的情况下,将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甚至更低。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内容进行分析:
2.1决策阶段
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第一阶段,将会产生设计人员、设计方向以及建筑投入成本等信息,因此,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从两个角度考虑:第一是信息收集与处理;第二是成本估算。
信息收集与处理:建筑造价其实就是建筑成本,而决定建筑成本的因素便是基础信息,例如各类建筑材料价格以及价格波动情况等。除此之外,基础信息调查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施工建设中可能应用到的材料数量、材料种类,以及相同材料不同厂家的价格情况。
投资成本估算:基础信息收集完成之后,便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这里提到的处理主要是结合基础信息进行预算编制,而预算编制的结果将会成为企业建设成本测算主要依据,这对于工程建设以及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保证预算编制质量。就目前我国各类建筑预算编制案例而言,造成最终结果不合理的主要问题有:其一,信息不全面。例如当地市场的混凝土以及钢筋材料价格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保证前期市场调研的精准性;第二,预算过程中计算人员马虎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提高预算队伍综合工作能力,以及借助高端的预算设备解决。
2.2设计阶段
虽然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并不需要消耗大量物力与财力,但是其对于整体工程建设的影响最为明显,因为设计阶段将会产生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建筑人员组成等。因此,保证建筑设计的经济性,是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
①设计招标。招标是一种较为直接的设计方案选择方法,企业可以通过招标获得更加合理的建筑方案,从而降低单一方案所存在的局限性。
②限额设计。所谓的限额设计其实就是在特定经济条件下进行工程建设方案设计,通常情况下,限定额度会以前期预算结果为限,即使存在波动也不会具有较大差异,这样设计活动可以在一个限定框架之中完成,也就不会出现成本过高的问题。
③取费方法。取费方法针对的设计者,简单而言就是在设计中加入奖惩制度,以此激发设计人员自身造价控制动力,这样设计单位可以自行完成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对比,同时针对设计方案提出具有价值的经济性修改意见。
2.3施工阶段
作为建筑工程最为重要的阶段,施工阶段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十分明显,无论是施工方法还是人员参与都会对造价产生影响,加之施工环节、人员以及设备众多,保证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应该多方面分析:
其一,材料管理。建筑工程应用材料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因此材料管理需要十分细致,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认为,材料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应该结合市场情况进行材料采购,例如每年的冬季,建筑材料价格会有所降低,这时采购可存储材料有助于降低工程造价。其次,做好材料的仓储管理。不同材料性质不同,因此材料管理应该具有一定针对性,如水泥在采购之后需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并且水泥堆积时,下部需要离地20cm左右,使用时应优先选择先期材料。最后,材料的发放可以采用定额发放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材料浪费。如果施工人员需要二次进行材料支出,及时进行记录并且说明原因。
其二,设备管理。为保证施工环节经济性,建筑企业通常会采用设备租用的方法进行设备应用,这就要求租借之前合理选择合作企业。同时,在租借过程中,应该保证设备没有任何质量问题,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除此之外,设备入场之后应该做好保护,合理操作设备参与工程建设。
其三,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十分必要,因为当施工技术发生变化之后,施工人员以及材料都会发生变化,为了降低技术对造价的影响,一方面要求工程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另一方面需要适当应用新技术合理控制造价。
2.4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是整个工程建设最后一个阶段,造价控制主要从竣工检验角度进行分析,要求最终的工程内容与计划工程内容相同,没有任何差异性;保证竣工工程量计算质量。对于不同的地方应该即使进行变更处理,在工程建设周期内进行解决。
结论:综上所述,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方法的优势在于确保工程各个环节造价合理,将可以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的因素全部排除在外,这对于在当今土地资源越发紧缺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帮助。虽然从目前建筑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建筑企业造价控制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需要全面考虑,仍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盛廷.基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研究——以某工程为例[J].价值工程,2020,39(07):282-283.
[2]张永成,郭帅,叶艳兵.工程造价合同备案数据采集质量管理研究[J/OL].施工技术:1-9[2020-03-31].
[3]王含光,陈默,王泽浩,王远,王倩,王宇晨.临时供电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中外企业家,2020(03):122-123.
[4]吴海瑛.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评化学工业出版社《工程造价基础与预算》[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9):169.
[5]刘凯,丁晓欣,丁奥,张继鹏,谢倩怡.基于全生命周期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4(1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