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7期   作者:高斌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土地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地区经济平稳、高效、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要:改革后,在社会高速发展下,带动了我国信息时代到来。文章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模式的意义,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策略——构建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制度,培养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人才,组织国土资源信息管理评估。
        关键词:信息化;国土资源;管理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土地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地区经济平稳、高效、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平台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有的运行不够便捷,功能不够优化,个别操作比较繁杂,末端服务效果欠佳,软件建设比较滞后。当前,很多城市网上推出提高工作效率的国土资源管理办公软件,但没有普及使用,一些原始的通过表格统计或者人工记录的方式大有市场,距离信息时代发展要求仍有差距。
        1.2基层国土资源执法力度不足
        我国政府部门已经结合当前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为基层土地资源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法律约束和依据。但是从当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活动时间开展的情况来看,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的规章规定并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了解,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力度不够的问题,还存在部分企业个人滥用土地资源的现象。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作用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我国国土资源浪费现象进一步加剧。其次,在实际国土资源执法的过程中也存在暴力执法和以权谋私等违法乱纪问题,导致国土资源管理效率以及利用效率低下,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3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当前许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比较低,数字化应用不足。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还存在传统的人工方式,人工方式很容易导致档案管理出现问题,不仅造成收集、整理、归档不到位,而且对档案的查找带来不便,导致档案利用率不高。虽然一些单位的档案管理也应用了计算机设备,但是只能实现对已归档的国土资源档案的检索与统计,但不能完善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收集、整理和归档,也无法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共享。
        1.4技术手段的落后,相关人才缺乏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现阶段国土资源管理技术不能符合当代技术要求,难以支撑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国土资源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技术、业务素质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短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土资源管理问题也更加显著,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改善。
        2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2.1完善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制度
        法规制度缺失是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没有法规制度这个压舱石、定盘星,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便成了无头蝇,没有方向直打转。新的方法手段取代旧的办法,总会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对相关的事用法规制度的形式进行明确,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保证体系,可以引导更多的单位参与到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当中来,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可以按照试点—试行—推广的思路抓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逐项明确具体程序、方式、范围、时间,让其他单位一看就能懂、照着就会做,有效增强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规范性执行力。
        2.2加强我国基层国土资源执法力度
        要想有效提高我国基层国土资源的水平和效率,管理部门需要在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理制裁和处罚违法违章以及滥用土地资源的现象和行为,规范国土资源的正确使用,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证国土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背景,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基层国土资源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的目的,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避免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以权谋私以及暴力执法等不合理现象,使得我国整体国土资源管理活动能够顺利稳定地进行。另外,还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队伍考核机制,结合土地资源的管理需求以及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严格选拔管理人才,要求管理人才在具备良好的管理经验以及责任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超强的专业能力,从而能够使得管理队伍综合素养可以匹配基层国土资源的管理要求,提高基层国土资源的执法力度。对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国土管理部门要着重于矿业权和土地使用权,合理地分配土地实现国土资源的保值增值,要坚持工业用地有偿使用原则,必要时增加有偿使用范围,要坚持以市场竞争出让采矿权,有偿进行开采,并可以逐步提高出让比例。
        2.3制定完善的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制度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领导,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制定档案管理工作规划,设置档案统一管理机构,明确发展方向和人员配备,实行国土资源档案的统一管理,以便各部门、各科室的档案能够及时完整得到搜集、整理,并交到档案管理部门归档,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效率。同时,制定完善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责任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各科室责任人。各部门、各科室移交档案前资料要完整、准确,档案管理部门接收档案时要严格清点,明晰责任,提高考核执行力度,对档案收集、整理到位的部门、科室给予奖励,对于欠佳的部门、科室给予处罚,以增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力度。
        2.4培养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人才
        推进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先行。要把培养一批精干的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干部作为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着力点。各级自然资源管理干部要加强学习计算机、数据库、网络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知识,掌握信息化技能,提高信息化能力。政府职能机关要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减少繁文缛节,紧盯问题,抓住要害,下功夫提高业务水平。要强化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用人导向,对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不力的要及时指出问题并依纪问责,对创新开展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有突出贡献的要大力表扬。要加强考评,开展全时段、全要素、全系统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效果考核,在实案化条件下检验工作成效,确保信息化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主线不偏、作用不减。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活动顺利稳定的开展对于缓解我国国土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于基层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探究,明确国土资源管理优化措施,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使得国土资源能够更好的创造利益和财富。
        参考文献
        [1]徐晓东.时空信息云平台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6):175-176.
        [2]薛金辉.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居舍,2018(09):146.
        [3]张晟杰.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519(33):146.
        [4]彭华斌.探究实施基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思考[J].科研,2016(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