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4期   作者:殷海宁
[导读] 疫情时期”中小学延迟开学,学生居家在线学习
        摘要:“疫情时期”中小学延迟开学,学生居家在线学习。长时间的封闭学习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心理问题,继而引起认知、情绪、情感等一些列变化。此时孩子们不能正常到校上课,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已经不能使用,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和家庭在观念上做出调整,追求家校协同的在线心理健康教育。基于此,本文从家校结合角度,探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以便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疫情”;家校协同;在线;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新冠肺炎”影响下的疫情教学实际,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坚持课程学习与防控知识学习,增加爱国主义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积极锻炼身体。因此,疫情防控期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与社会共同协作,疫情期间,孩子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家庭教育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见,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协作,形成科学有效的“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
        一、疫情防控期间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第一,家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基础价值。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良性与否,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所有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们的成长构建和谐的良好环境。
        第二,学校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有着重要的主导价值。学校教育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影响其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这是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师指导下,有系统、有目的教育过程。
        第三,家校协同合作能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家校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构强调学校与家庭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协调一致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同时,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疫情防控期间家下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第一,采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注重在线教育互动性,让孩子们积极健康成长。学校可以“采取科普工作和专业辅导相结合、个人辅导和家庭辅导相结合、各种服务平台和网络通讯手段,通过电话、微信、QQ等网络手段提供在线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可以为学生和家长编写疫情期间心理调适的在线读本,可以通过网络建立班级群或更小的学生群开设心理课堂。”班主任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随时观察、跟踪学生的心理动态;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线上作文、绘画等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指导家长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以及一些心理游戏,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同时,增强在线教学的交互性。

传统教学的交互多是一对一提问、讨论等方式,师生交互范围小、相对于传统教学,在线教学具有显著的交互优势,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互,更有利于每个学生表达、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例如运用云班课的讨论、头脑风暴等功能,可以实现深度的多方互动交流,有利于形成生成性资源,充分利用在线教学的特点,增强在线教学互动性的具体方法有:增强交互设计意识,根据需要采用文字、语音、视频多种交互方式;创新设计互动话题,设置提问、抢答环节,引发学生热烈讨论;及时点评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引导学生形成乐于交流讨论的氛围;充分利用视频交互,拉近师生交流距离,适当增加学生的虚拟情感依赖感;通过设置开放性,有难度的问题或任务,增强在线交互的频率与强度;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任务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多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感觉到受到关注;缩短交互的响应时间,提升交互等待体验。
        第二,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认识你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目的在于加强联系与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研究表明,家委会不仅是家校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都设有家委会,有些学校还细化为校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三个层级,分别参与学校、年级和班级的管理,旨在做好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工作。“非常时期”家委会在家校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更为重要,各级家委会可以通过已有的沟通平台,如QQ群、微信群等进行交流。例如,校级家委会要积极参与“非常时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年级家委会要在校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向学校和家委会反应家长的要求和意见、建议。班级家委会要利用班级家长的资源,建立班级家长群,及时交流家教经验,相互学习、支持,协助班主任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三,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家长要充分利用假期“亲子共享”时光,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家长要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时间,做到饮食起居规律,生活内容丰富。把孩子的学习、娱乐、身体锻炼、家务劳动穿插安排,做到劳逸结合、轻松有趣。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收听收看新闻报道,了解有关“抗疫”方面的信息,学习各种防控知识。通过写作、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对奋战在“抗疫”一线不怕牺牲、不辞辛苦的医生护人员、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及为保障人民生活需要的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敬意,抒发情感,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
        此外,整合多方资源。疫情发生后,国家卫健部、教育部立即启动危机干预系统,开通心理咨询热线。随即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各级心理卫生系统、高校系统都开通了心理热线。各级各类的教育学会、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学会等学术组织也相继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全国大中小学都开展了面向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咨询工作,各地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也积极开展线上心理咨询与辅导,构成了强大的心理咨询网络系统。在发挥家校协同体系的教育优势的同时,还应该整合家校系统的外部资源,充实和完善自身的力量。同一地区的中小学之间也可以形成联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享资源。
        结语
        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是在特殊时期产生的,但并不是“权宜之计”,这是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长效机制。如果我们家校协同教育进行有效完善,必然后形成长期有效的联动机制,不论是在什么时期,这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游旭群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