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中可以巧妙运用初中生物实验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4期   作者:常思美
[导读] 把初中生物实验巧妙地运用到高中生物课堂中,让学生学习的生物知识直观化
        摘要:把初中生物实验巧妙地运用到高中生物课堂中,让学生学习的生物知识直观化、趣味化、身边化和生活化。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多做实验,爱做实验,从而要养学生的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关键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初中生物实验;高中生物课堂 
        1高中生物课堂运用初中生物实验的原因
        1.1 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没有认真做实验
        生物学在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分值低,所以大多数同学对初中生物的学习不够重视,有的刚进高中的学生连显微镜都不会用。老师在有限的课时里为了达到学业水平测试的目标,往往会忽略了很多初中生物实验,而很多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操作简单,容易完成,现象明显,容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学习高中生物的基石。所以,我们高中生物老师要重视初中生物实验。要熟悉初中的教材,然后把初中生物实验巧妙地运用在高中生物课堂中。
1.2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生物学科育人的集中体现就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这个学科后,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科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科学思维就是让同学们学习了高中生物知识后,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科学探究就是指同学们能够认真观察生物学现象,然后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并和其他人交流的能力。针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近年来,探究实验是高考生物试题中必定出现的内容,而且所占分值越来越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可以考察探究实验。经过对试题的研究和教材的进一步学习发现,生物学的大多数知识点都可以以探究实验的形式来考察,所以探究实验真的很重要。我们上课的时候要多做实验,不仅要完成课本上要求完成的实验,还要引导学生创新实验,还要把和高中生物知识有关联的初中生物实验巧妙地做一遍,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验原理,物质的来龙去脉。
2.以“光合作用的过程”这个课题为例,没有运用初中生物实验和运用初中生物实验到高中生物课堂中的两种上法。
2.1没有运用初中生物实验的上法
        在我校的“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下,我认真把学校的教学理念“三讲三不讲”策略运用到本课中。(教师“三讲”的内容包括一抠二帮三揭示:一抠,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混、易漏、易错的思维辨析点,讲学生学不深、想不透、重视不够、想不到的内涵挖掘点,常为预设性问题;二帮,帮学生自己解决不了,小组合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常为生成性问题;三揭示,揭示本质、规律、思路、方法、联系和思想,常为预设性问题,启迪学生的学科思维和优化学生的学科思维品质。教师“三不讲”的内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一抠、备课时首先把“光合作用的过程”的内容细分为5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光反应阶段的过程、暗反应阶段的过程、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联系。从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中抠出以下预设性问题并呈现在导学案上:1、进行光合作用的主体是什么?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哪里?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4、光合作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是什么?从光反应阶段过程和暗反应阶段过程中抠出所需条件、进行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从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联系抠出物质联系和能量联系。二帮,因为细胞是肉眼看不到的,只靠同学们的想象力来掌握整个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很抽象的,所以教会学生自己画出自己能看懂的简单的细胞图来认识整个光合作用过程中每一个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

三揭示,通过画图让同学更清晰地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联系细胞呼吸提出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讲解过程中我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讲解。例如,在要讲解进行光合作用的主体时,不是简单告诉同学们进行光合作用的主体是绿色植物,而是要通过一序列问题(1、动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吗?2、菟丝子能进行光合作用吗?3、植物的根能进行光合作用吗?)呈现出来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得出答案。
        我既讲预设性问题,又捕捉了学生在学、教、练、展、评环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及时进行辨析和讲解,做有心人,做问题的高级猎手。讲得简捷、直观、清晰、精准、深刻、条理化、结构化,使学生学得精准、深刻、透彻、条理化、系统化。在导学案的帮助下,学生当堂完成了巩固训练。首先自学课本指定内容并完成了我的预设性问题,其次小组合作讨论并确定了预设性问题的答案和提出了生成性问题,然后我讲解了,最后当堂完成了巩固诊断。一节课学习了四遍,也把光合作用的过程弄清楚了。
     2.2运用初中生物实验
PPT展示初中生物实验“范.海尔蒙特的实验过程”:第一步,称重(一棵柳树苗重2.5千克,一堆土壤重100千克)。第二步,种植(把100千克土壤全部装入一支大木桶中,把柳树苗种植好,连续5年只浇水,5年后柳树苗长大了)。第三步,称重(分别称重柳树和土壤,柳树重82.5千克,土壤重99.9千克)。
我呈现问题“柳树的体重来自什么?”学生的答案是水,从而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需要的物质有水,并且制造有机物。
     PPT展示初中生物实验“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过程”:实验一,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老鼠分别放在两个能照射到阳光的密闭的玻璃钟罩内,蜡烛很快就熄灭了,老鼠不久也死亡了。我呈现问题“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老鼠为什么死亡?”学生的答案是缺氧,从而得出结论:蜡烛的燃烧和老鼠的生活需要氧气。
        实验二,把一盆绿色植物单独放在一个能照射到阳光的密闭的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这盆绿色植物也死亡了。
        实验三,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盆绿色植物放在同一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内,把一只老鼠和一盆绿色植物放在另一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内,让这两个玻璃钟罩都能照射到阳光。一段时间后,蜡烛还在继续燃烧,老鼠也仍然活着,绿色植物也活着。同学们看了之后就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需要的物质还有二氧化碳,并且制造氧气。
        PPT展示初中生物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并要求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个实验:步骤一,把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进行暗处里24小时。步骤二,对暗处里后的天竺葵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后放在光下照射30分钟。步骤三,取下黑纸片并进行酒精脱色。步骤四,滴加碘液并观察颜色变化(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色)。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这样同学们就根据原料生成产物的规律写出了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CO2+H2O→C6H12O6+O2。然后让同学们自学课本上(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并呈现一系列预设性问题,让同学们掌握光反应阶段的过程、暗反应阶段的过程、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联系。
        通过初中生物实验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光合作用反应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好学会了分析结果总结出结论的方法,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比起前面通过反复学习获得并记住生物知识,这种方法获得知识更具有直观化、趣味化、身边化和生活化。所以,作为高中生物老师,我觉得掌握初中生物知识并巧妙运用到高中生物课堂中,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日报出版社
[2]胡克州.驾驭式自主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