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分析 1孙松涛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1孙松涛 2刘伟
[导读]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速度飞快,并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还存在一些限制它自身发展的问题,这也是建筑相关部门和政府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1临沂市罗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山东临沂  276000;2山东建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速度飞快,并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还存在一些限制它自身发展的问题,这也是建筑相关部门和政府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检测展开论述。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检测
        引言
        装配式建筑对于保护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工厂中进行构件的标准化生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预制装配式建筑也存在局限性,验收规范不完善,对于建筑的层高和建筑总高度的限制也较大,在工厂预制过程中需要大量预埋件,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本,如果预制的工厂离施工现场距离较远,也会增加运输的成本,另外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是关键,所以有必要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装配式建筑模式的涵义及特征
        从本质上分析,装配式建筑就是依托固定的加工工厂,对建筑基本构件进行提前制造,质量达标之后,将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建造,适应绿色建筑的根本要求。这种建筑模式的应用对降低劳动力使用、维护施工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显建筑技术的绿色性与安全性;对于装配式建筑,从特征上分析,施工时间较短,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节约,同时,满足环保标准,与当前建筑需求相契合,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整个建筑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面对装配式建筑发展新模式,建筑结构至关重要,需要进行专业化分析探讨,以便有效扩大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影响力,增强社会认可。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检测
        2.1全面进行施工要点把握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实践,在于全面进行施工要点的把握。常见的施工要点把握包括:PC预件、爬架等,均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检测的一部分。举例而言,pc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质量监管人员就进行了全面性施工要点控制,其一,施工质量监管人员,按照项目施工图,核对项目中所有关键部分装配装饰材料的达标情况;其二,针对性进行关键因素的把握与分析,尽量做到具体关键问题针对性把握。其三,每一个关键装配式建筑要点施工后,均要对建设区域的稳定程度、承载情况等进行相应调节。本小节中所叙述的内容,正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监管要素科学性监管的有效方式。
        2.2施工人员能力检测
        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工作的优化配置,也应该从施工人员能力检测层面加以分析。即,装配式建筑人员应有质量严格握的管理意识,同时,其实践能力上也要尽量做到操作达标,工作能力强的效果。举例而言,Q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从项目实践的具体视角入手,着重探究人员探索的具体方式。其一,装配式建筑施工前,项目负责人就结合本次项目具体情况,为技术人员进行PC安装、墙板安装等方面的具体策略学习;其次,进行实践人员能力手把手指导。装配式建筑施工人员能力质量管理后,具体操作中失误率同比前期降低了30%。这一结果也充分说明了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所产生的作用。


        3建筑给预制构件安装施工管理策略
        3.1提高预制构件施工过程中质量把控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需要对线盒、预埋管线、套管等进行封堵,从而可以避免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粒料进入而堵塞管线等;对于埋件错位现象,需在预埋件设置到位以后,对其进行固定,从而防止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预埋件发生错位现象,保障预埋件的设置尺寸、位置与设计图纸一致,确保预埋件连接的顺利;在模具定制过程中,需要对其预留固定孔,对外露的连接钢筋进行固定,避免钢筋发生错位,确保预埋构件连接过程中钢筋顺利插入套筒中;此外,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以后,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养护,且需要混凝土养护到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以后再进行脱模施工,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预制构件薄弱环节出现裂缝的现象。
        3.2原材料与构件的质量管理
        钢结构工程的快速发展,使得材料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也逐渐提升。在材料承包费用上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这就需要增强对材料质量上的要求,要确保在施工时所使用的材料在质量上一定是合格的,保障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相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大量的劣质材料,不仅会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而且会产生更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工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对钢结构与原材料进行质量验收,在选购原材料时,要进行多个厂家的加工工艺对比,再对材料进行检测。在材料的质量上有所保证才能更好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所以在购买材料时,不能以最少的成本投资选取最差的材料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选购,要对工程质量与人身安全负责。
        3.3提升工作效率
        ①施工单位要定期的举办关于员工工作生产协调活动,针对不同的部门下达相应的工作指标与指令,如果出现没有完成任务工作的部门,要有相应的惩罚;②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上一定要合理,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的使用与操作时要了解相关设备使用手册,爱护设备,在材料收集与管理上一定要妥善管理材料,提升工作效率;③要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例如在设备的使用、人员管理等,要做到最大化的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
        4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
        4.1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国际市场接轨
        虽然我国装配式建筑在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较晚,在标准建设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在未来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应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汲取先进的技术经验,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比如美国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标准化程度非常高,接近于100%,在用户选购商品时,可以直接通过产品目录进行选择。其生产的构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易于机械化生产。英国钢结构和模块化建筑的新建占比已经达到70%以上,而且有较为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技术认定体系也较为完整。此外还有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装配式建筑市场均较为发达,通过与其展开交流合作,能够加快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
        4.2形成产业结构链条
        装配式建筑发展标志着建筑行业的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大部分构件可以通过预先定制,在工厂完成生产,更有利于形成集项目设计、构件预制、现场安装、质量检测等于一体的产业链,通过打通上下环节,提升建筑生产效率。同时,装配式建筑发展也可以引导建筑产业链向绿色、智能方向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相比于传统建筑施工,装配式建筑可减少80%的建筑垃圾、降低能耗70%左右,节能环保效果显著。积极打造装配式建筑结构链条,可以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节材、施工效率高、建筑形式灵活多样等多方面优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通过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加快推进相关技术标准建设及技术创新活动,并关注于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变化,可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江畔,李元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思考[J].城市住宅,2019,26(06).
        [2]谢明辉,周志颖,王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6):107-108+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