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王薇
[导读]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面临着考试的压力,由于科目繁多,具体科目知识难度较大
        摘要: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面临着考试的压力,由于科目繁多,具体科目知识难度较大,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能力要求也更多,学生往往会在不同科目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化学是一门考查学生化学思维能力,与化学学科素养的学科,尤其是高中化学知识点众多,知识难度较大,在该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能否高效的利用时间完成学习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要求,对具体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教育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它推动着国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教育也为社会提供了一批批的人才。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度发展下,教育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的重心逐渐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在未来取得较好的发展。所以,自主学习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处于高中化学学习阶段的学生,只有在学生具备了很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高中化学课程知识,推动学生对高中化学的理解由表层到深层,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高中化学知识。
        1高中化学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自由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差别
        自由学习主要指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与地点,并不在意学生是否主动学习;而自主学习,尤其讲究学生应积极发挥主体的作用,主动地加入学校或教师组织的各种讨论活动,充分显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很多学校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很多教师便拿出一小部分时间,有的甚至还占用学生课间休息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形式主义”的自主学习会让很多学生感到无所事事,不清楚学习方向,本来是自主学习的实践课,最终却演变成了自习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对自主学习与自由学习概念的混淆,会造成“自主学习课堂”拖缓学生学习进度、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象。
        1.2重视单一指标衡量学习效果,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学习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拥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部分高中化学教师不能真正地理解自主学习的真谛,仍习惯性采取单纯依据书本传授科目知识点的教学方式,并根据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的参与,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做好带头羊,及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由表面理解向更深层次理解转变,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2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1重视课前预习,有意识的养成自学习惯
        一般来说,学生的自学效率比较低,在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后,学习效果却不十分明显。教师要重视课前的预习环节,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在此环节的自学。针对大多数学生课前预习不认真、预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情况,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采用现代的教学方式,例如,以微课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听觉和视觉的强烈刺激下,提升自学的效果,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也一定程度上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

例如,学习“含硫化合物”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预习阶段,发挥微课的优势,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其一,微课从生活中切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酸雨来切入,讲述一下酸雨对社会的危害,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和研究的兴趣。第二,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并进行个性分析。学生就个人的经验积累和认识,对酸雨的主要成分进行推测。第三,微课详细的介绍酸雨的形成和主要成分———SO2。第四,对SO2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以课本为依托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在微课的协助下,对课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开展了相关的探究式学习,自学能力在此过程中逐步得到了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并且使得自学能力也能够一步一步的提高。
        2.2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这门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材中很多的化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看到相关的例子。在化学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时,老师可以从这一方面进行教学,拉近学生们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比如在进行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这部分知识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下进行乙醇、乙酸这两种有机物的资料收集,查找它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被人们使用的,都是应用在哪种用途。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们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们进行乙醇与乙酸这部分知识内容讲解时,可以先从气味、颜色、沸点、熔点以及密度等方面对学生们进行提问,了解学生们在课下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这样在进行相关的课堂授课时就可以变得更为容易。在进行酯化反应这部分内容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们明白乙酸乙酯的作用,同时让学生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会出现酯化反应,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3组织探究性课堂学习
        在课堂知识讲解过程中,为了发挥具体学习任务完成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具体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探究性活动的形式来学习具体知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直接把知识讲解给学生的情况。很多教师都会将自己对于知识的口头讲述作为教学重点,通过这种方式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但是,由于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反复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学习重点,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又建立在大量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内容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转变自己先将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归纳与整理,然后直接讲解给学生的形式,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验进行概括总结。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不同金属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进行归纳,由于该学习任务难度较大,任务量较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结语
        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们需要在课堂上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不断的改变,在此基础上老师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认识到自主学习的特点,老师需要在旁引导学生们进行相关的问题解答,在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知识学习吸收。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更为牢固的记忆,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也变得更为灵活,学习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程振国.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初探[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2(11).
        [2]王晓红,宋飞.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