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黄禹富
[导读] 人们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一向是非常关注的,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不仅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摘要:人们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一向是非常关注的,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不仅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更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智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不断成长的过程,这种成长的速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进度,只有不断创新和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因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导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工作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教学模式;问题;解决策略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富有创新性和逻辑性的,因此,它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教师们要选择足够优秀的导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求可以通过这种导学策略促进数学课堂更高效地完成,也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成长,这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会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目前存在的一些导学上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希望可以帮助相关的教育人员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导学存在的问题
        (一)导学方案趋于“导练”而不是“导思”
        导学其实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负责不断的引导,希望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导学的过程中,保持课堂的新鲜感和活力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投入地进行数学学习。
        但是随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提出,却有很多的老师让这种导学教案成为了一种束缚,他们在真正地实践和运用的时候,往往只是按照一种固有的模式进行教学,导学案往往重模式、轻思想,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如果这种模式束缚了教师的思想,让教学方式走向了极端,学生的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由于对教材把握不够,因此,在对导学案进行设计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偏向于导练,但是在导思的设计上却没有太多创新性。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反而会使得最终学生由于受模式的束缚、思维方式的制约,在以后的学习中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对于课堂逐渐失去兴趣,这对于他们学习的持续性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教师们在进行导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导学案的目的之一在于营造一种生动、自主、科学、合理的课堂,从而可以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的思维得以培养,在未来的学习中也能够更好地进行思维上的转化。


(二)情境导学过于形式化
        在小学课堂上,情景教学是一种特有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他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相关经验来进行一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建设,从而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进入了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投入、更加努力。但是目前教师在导学的时候却是把这种方式当做一个“空壳子”工程去完成,而失去了它核心的优秀内容。这主要是因为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急于使用多媒体、图片等资源来创设情景,但是却完全没有考虑到具体情况,这种不结合现实的做法徒有其表,并没有真正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最终使得课堂变得很低效,学生们没有获得他们真正需要的知识内容。
(三)导学内容表面化
        由于在进行导学的时候,有些老师为了推进课堂效率,往往会提出一些较为浅显的问题,让学生们可以快速回答,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们在回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自信心,但是也会使得真正复杂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追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在选择问题的时候没有考虑到问题的长久效用,不能很好地选择那些对学生真正有帮助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学策略分析
(一)导学案的导学点应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导学点应当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真正有能力获得知识。从兴趣方面讲,只有符合学生生活环境的问题才更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而从知识内容方面讲,既不重复己有经验、又不过度超出现有能力的内容才真正符合学生的发展现状。因此导学案的导学点应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情境教学情感切入点应和教学目标对接
        对于学生来说,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情感的投入非常重要。它不仅仅会对小学生的记忆、思维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更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接受知识的教学。因此,在导学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创设出真正可以将情感与学习目标对接的情境,从而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接受知识。
(三)课堂教学的导学点要设在教学进程的节点上
        在进行课堂导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将到导学点设置到教学节点上,这样一来,才可以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也可以促进整个教学的高效完成,让教学课堂更有质量也更有效率。除此之外,这种方式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培养递进性的思维,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三、结论
        对于数学课堂来说,导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教师必须要做好导学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但是目前在课堂导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导学方案趋于“导练”而不是“导思”、情境导学过于形式化、导学内容表面化等。而针对这些问题,也可以有很多的改善措施:导学案的导学点应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情境教学情感切入点应和教学目标对接、课堂教学的导学点要设在教学进程的节点上等。因此,教师们只有不断创新和努力,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赵青.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J].学周刊,2019(07):109.?
[2]芶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118-119.?
[3]金玲玲.导学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7(35):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