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稳定发展。在平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其他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本文首先分析数学思维的内涵,针对现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满足学生今后学习与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数学思维的内涵与作用
(一)数学思维的内涵
所谓数学思维就是数学思维能力,学生根据现阶段所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方法以及数学逻辑,分析与思考相关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因数学思维的外在表现方式相对多样,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都都包含其中。另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从联想力与数字敏感度这两方面反应出来。因数学思维包含相关内容,理应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必备的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数学,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数学思维的作用
因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尚未形成成熟的思维,逻辑思维正处于萌发与初步发展阶段,也是数学概念与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受数学这门学科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中包含大量的抽象概念,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一定难度。受相关特征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方法,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内化吸收,成为自身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秉承循序渐进原则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实践中应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其作为基础不断优化学生的内在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研究相关数学内容,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做好铺垫。相比较而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还应具备一定知识归纳能力与分析能力,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各项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供有力条件。
(二)秉承新课改的原则
新课标具有一定科学性,是现阶段的教学标准。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与相关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将新课标作为基础,遵循相关教学理念构建完善的数学思维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另外,因新课程教学模式具有统一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过度追求质量而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数学思维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秉承灵活性的原则
教师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具有重要影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根据教学现状与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心理变化,将其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还能够为后期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数学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之后,小数教育方式方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并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脱离出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的讲课方法过于模式化,缺乏灵活性。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相关知识,还应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为满足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只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进行了改进完善,但学生依旧要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自身的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四、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的培养属于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习惯,还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因此,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热情。在平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再为学生传授重点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各项知识点与教学计划进行正确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角色,根据学生的需求帮助其解决问题。另外,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讲解与圆周率相关的内容时,不再是单纯为学生讲解与圆周率相关的知识,而是选择故事导入的方式,将祖冲之求导圆周率的过程中告知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与思维能力。
(三)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理念进行普及,教师全面了解与分析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理念之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培养与训练,明确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自身传统教育理念,对教学方式进行重新规划,采取多元化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增强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培养教学的水平。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提出了全新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实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相关基本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巧用电子书包让学困生乐学善学——以电子书包环境下的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为例[A]. 聂杜梅.数字化教学探索与创新——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2017
[2].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A]. 马燕,张娟,同哲.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C]. 2019
[3].数学课程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中国等十四国小学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J]. 郭衎,曹一鸣.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7)
作者简介:方振坤(1980-02),男,汉族,籍贯:安徽省亳州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二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