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要靠思维的点拨与“精讲精练”。特别是小学阶段,小学生思维活跃,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习题,不仅可以达到少讲精练的目的,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本文作者从事数学教学多年,现就习题设计与解题能力培养谈谈自粗浅的看法,希望与诸位同仁一起探讨。
关键词: 习题设计 解题能力 多变 多问 多解
众所周知,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学生数学解题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有效提升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呢?——设计习题。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摒弃了“题海战术”的做法,强调“精讲精练”、“启发点拨”。因此,教师要想达到学生解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就必须强化习题设计,让学生在解题中获得乐趣,产生灵感、悟出方法。具体来讲,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体现“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
一、一题多变
“变”体现了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通过思维的变通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数学的本质。我们现在不赞成“题海战术”,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机械的做题只是公式的重复运用,根本无法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学生无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比较。因此,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突出“变”,以此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根据问题变换条件。
例题1:某服装厂要加工一批衣服,原计划每天加工300件,共需要96天。现在由于改进了加工工艺,每天可以额外加工60件,请问这批衣服要加工多少天?
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关键句“额外加工60件”进行叙述变换练习,让大家进行对原题进行重新解读,得出了如下结论:
(1)实际每天加工360件。
(2)实际每天加工衣服的数量是原计划的6/5倍。
(3)实际每天额外加工衣服的数量是原计划的1/5。
(4)实际每天额外加工衣服的数量与原计划加工衣服的数量比是6:5
(5)原计划加工衣服的数量与实际每天额外加工衣服的数量比是5:6
…………
例题2:某工程队原来每天开掘隧道40米,现在每天开掘隧道50米,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变化题:
(1)某工程队原来每天开掘隧道40米,现在每天开掘隧道50米,比原来提速了百分之几?
(2) 某工程队现在每天开掘隧道50米,比原来提速了25%,原来每天开掘隧道多少米?
(3)某工程队原来每天开掘隧道40米,现在比原来提速了25%,现在每天开掘隧道多少米?
显而易见,这样的习题设计可以让学生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变得越来越清晰。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会逐渐的从从具体向抽象实现过渡,发展了逻辑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一题多问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小学数学习题设计中倡导“一题多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众所周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题干内容为圆心,以相关知识为半径,设计出一个圆满的习题。这种以点连线,以线画面的做法会大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例题3:植树节时,学校买来480棵小树苗,如果每班分14棵,那么还差10棵。该校共有多少个班?
共需要多少棵:480+10=490(棵)
有几个班:490÷14=35(个)
提问:“还差10棵”为什么不是“-10”,而是“+10”呢?
例题4:宏发超市中秋节月饼大酬宾,一盒144元,买三盒送一盒。
每盒比原来便宜了多少钱?
1组几盒:3+1=4(盒)
买1组总价:144×3=432(元)
每盒实际单价:432÷4=108(元)
每盒比原来便宜几元:144-108=36(元)
提问:为什么用 “432÷4”?
三、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可以帮助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调节思维角度,从狭隘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除此之外,一题多解还给学生提供了各种解法的认识,有利于他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选出最佳解题方法,进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5: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1/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
课本上只给出了一种解题方法:
解:设白兔有x只
x+1/5x=18
(1+1/5)x=18
6/5x=18
x=15
1/5x=1/5×15=3(只)
答:白兔有15只,黑兔有3只。
通过学习我让学生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一会儿,学生提出了第二种方法。
方法二:可以把这个题目看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通过分析题意,把白兔看作单位“1”,黑兔就是1/5。这样“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1/5”就可以变成“白兔与黑兔只数的和是白兔的(1+1/5)”从而可以用:
18÷(1+1/5)=18×5/6=15(只)
18—15=3(只)
答:白兔有15只,黑兔有3只。来计算。
方法三:利用分数与比之间的关系,把这个分数应用变成比的应用更为简单。
因“黑兔是白兔的1/5”可以用“黑兔与白兔的比是1∶5”来代替,这样这个应用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1+5=6
18×1/6=3(只)
18×5/6=15(只)
答:白兔有15只,黑兔有3只。
显然,不同的解题方法会启发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审题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解题兴趣又开拓了思维,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总之,解题是提高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好的习题可以以一当十,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通过精心设计习题来实现精讲精练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大利 谈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年21期
2.罗白玉 探析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对策 《儿童大世界》 2019年10期
3.张爱英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分析 《才智》 2019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