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妍
(鹤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鹤岗154100)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化护理干预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比两组麻醉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睁眼时间、握拳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实施舒适化护理后,能有效缩短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舒适化护理;麻醉恢复时间
麻醉恢复室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手术结束后并不意味着麻醉药物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恢复,因麻醉药、镇静镇痛药和肌肉松弛药的作用尚未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常易发生呼吸道梗阻、恶心呕吐、通气不足、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为确保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安全,减低并发症的发生[2]。本研究对麻醉恢复室中患者实施舒适化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选取60例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26±5.23)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6.25±5.25)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待转入麻醉恢复室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一旦出现恶心、呕吐、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及时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实施舒适化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麻醉手术前,以和蔼、亲切的态度向患者讲解插气管导管的重要性,告知其和平时一样呼吸,气管导管只是在手术过程中辅助呼吸,待麻醉药物代谢完毕,意识清醒、肌力恢复、呼吸正常、循环稳定后即可拔管,以解除患者对麻醉手术的紧张感,增加手术治疗的依从性。(2)吸痰护理:因患者意识未清醒,口腔和气管内的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需护理人员辅助吸痰,避免发生感染。(3)术后伤口护理:疼痛是患者术后的主要诉求,护理人员应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来缓解患者痛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疼痛,3分以上疼痛,应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应用,以减轻痛苦。(4)体位护理:对术后无禁忌症的患者,可将床头抬高30-45°。对腹部手术者,早期可取半卧位,有利于引流,以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还可使膈肌下降胸腔容积增大,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5)体温护理:因麻醉恢复室温度保持在22-25℃,患者在术中暴露过久,麻醉抑制了机体的反应,术后有寒战、体温不升、末梢循环障碍的表现,应注意保暖,以免受凉。
1.3 评价指标 清醒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该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826,采用百分制,70分以下为不满意,71-80分为一般满意,81-90分为满意,91分以上为非常满意。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睁眼时间、握拳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和拔管时间等麻醉恢复时间,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恢复时间 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麻醉实施、手术及患者术前遭受疾病的侵害,手术过程中受到麻醉药物及手术创伤影响,麻醉恢复期间容易出现强烈的不适感[3]。而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能得到密切的监护,若出现异常情况,可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睁眼时间、握拳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护理满意较对照组高。分析原因在于,舒适化护理是现代医疗领域上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身心处于愉快状态,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进程,从而促进早日康复[4]。麻醉恢复期患者因受手术和麻醉药物的影响,不舒适症状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在此期间因不适感导患者产生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通过舒适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患者的不适感,缓解不良反应症状,降低了患者投诉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本研究根据患者麻醉苏醒期的特点制定了针对性舒适化护理措施,使患者麻醉恢复期在环境适宜、卧位舒适、心态放松、术后疼痛减轻的状态下自然舒适苏醒[5]。
综上所述,麻醉恢复室实施舒适化护理后,能有效缩短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邓曼丽,韩燕敏,张伟丽,等.运用舒适化护理理论推进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2):4145-4147.
[2]梁雪,陈捷,李青芳.细节化护理在婴幼儿气管插管术后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4):102-104.
[3]肖平侠,胡宏强,刘冬,等.细节管理在麻醉恢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杂志,2019,38(13):2023-2027.
[4]盛淑红,钱丽英.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低温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0):399-400.
[5]袁璐,陈庆红,向利红,等.吸痰时机对麻醉恢复室患者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8,33(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