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摘要: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栈桥作为连接不同建(构)筑物的桥梁,担负着人员通行、工业功能实现的任务,如运煤栈桥、人员栈桥,本文通过人员栈桥实例进行结构分析,并为后期此类工程提供基础参考依据。
关键词:栈桥;YJK
1.工程概况
某栈桥为钢框架结构,材质Q235C,地上三层,首层为敞开结构,高度6.5m,二三层为围护结构,二层为人员通行层,高度为4m,三层为管道层,高度为4m,楼层采用压型钢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部分栈桥与抗震I类建筑物贴建,工程所在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抗震类别为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I类,YJK建模分析时底部固结。
2.结构建模及截面选型
2.1结构建模
栈桥与建筑之间,及不同栈桥段之间设伸缩缝。以某段栈桥为例,根据业主和主专业要求,同时考虑栈桥与地上建(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沟、基础等相互关系,进行栈桥设计与分析,栈桥柱距9m左右,根据计算和压型钢板型号要求,柱距之间通过次梁进行分区,单跨跨度为4.3m,采用YJK分析软件进行设计与分析,部分段与抗震I类建筑物贴建的栈桥需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即pushover分析,模型如图3.1所示。
.png)
图3.1 栈桥YJK模型图
2.2截面选型
框架柱截面需要两边或者三边与梁截面进行刚接,截面宜选择箱型截面或H型钢,梁截面选择H型钢HM型。底层至顶层,截面型号减小,初步选取柱截面为H600x500x16x30(首层),H500x400x12x25(二、三层),梁截面为HM440x300(一层、二层纵向),HM390x300(三层纵向,首层、二层横向),HM294x200(三层横向,一层、二层次梁),HM244x175(三层次梁)。
3.荷载类型
初步分析,栈桥根据高度和受风面积不同,对栈桥影响较大的为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根据荷载性质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作用在栈桥上的荷载作用主要有:
恒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建筑面层和管道重量等);
活荷载(包括楼面、屋面活荷载等);
风荷载(对于栈桥中间段,只有X或Y水平方向受力);
地震作用(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等。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进行荷载组合。
4.计算分析
建模及荷载加载后,通过YJK计算,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有效质量参与系数、最大层间位移角(X向为1/400,Y向为1/418)、最大位移比、剪重比和刚重比满足规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下振型为(T1=1.195,T2=0.912,T3=0.758)。
对计算模型结果进行分析,满足规范要求后,对栈桥在与抗震I类建筑物贴建方向进行推覆分析,荷载形式选择规定水平力和倒三角形,进行能力/需求曲线和楼层最大响应和性能状态进行分析。
本实例选择其中一段进行建模计算分析,但现场由于厂区功能要求,栈桥路线和柱位布置有诸多限制,总体计算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由于栈桥底部需设置汽车或人员道路实施,底部为敞开状态,对于单跨钢结构框架,底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柱间支撑、隅撑等提高钢结构整体刚度;
(2)根据地下管沟、道路及其他建(构)筑物等设置栈桥段的长度和柱距,满足温度设缝要求,力求结构规则、简单,使结构刚心与之心接近;
(3)对于柱距较大段,建立不同模型分析比较,对设置桁架、框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安全可靠经济的方案。
5.结论
(1)在地震作用下,栈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399(纵向),1/418(横向),在风荷载作用下,栈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535(横向),纵向由于无风荷载作用,最大层间位移角接近0。从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产生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可知,地震作用起控制作用。
(2)与抗震I类建筑贴建的栈桥在静力弹塑性分析时,能力曲线总体处于弹性阶段,推覆最大位移发生在栈桥顶部,位移值为90mm,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限值1/50的要求,且最大位移值小于伸缩缝尺寸。
参考文献:
[1]《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4]陈功,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西南交通大学,2008.9
【作者简介】李鸿翼,薛振晓,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研究方向:核电结构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