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4期   作者:周丽娜 廖英桃 欧阳秀
[导读] 探析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对疗效和依从性的影响。
周丽娜  廖英桃  欧阳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广东广州510630)
摘要:目的:探析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对疗效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共计60例,根据治疗和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中30接受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分到对照组,另外30例接受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联合MECT治疗的患者分到观察组。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后,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详细记录患者的疗效数据及依从性数据,并对治疗效果和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根据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联合MECT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MECT;心理护理干预;难治性抑郁症;依从性;疗效
引言:难治性抑郁症临床中对患者具有较大的危害,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方法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部分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治疗和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的方式,探析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对疗效和依从性的影响,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共计60例,根据治疗和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中30接受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分到对照组,另外30例接受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联合MECT治疗的患者分到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7例和13例,患者的年龄阶段处于31-57岁之间,平均(41.26±6.1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8例和12例,患者的年龄介于32-58岁之前,平均(41.37±6.54)岁。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之间相比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联合MECT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MECT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周接受三次MECT治疗,护理人员在治疗前要嘱咐患者在合适的时间禁食和禁药,分别为治疗前10h和4h。
第二,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特殊,所有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心理护理实施前,科室要对护理人员要统一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抑郁症特点、MECT特点以及依从性重要性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保证护理人员能够提高自身心理护理干预的水平[1]。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方法了解有限,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将MECT治疗的特点及安全性详细介绍,从而减少家属或患者的陌生感,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另外,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抱以热情的态度与患者积极的进行沟通。在患者倾诉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以认真、理解、尊重、接纳的态度进行倾听,以此获取患者的信任。此外,可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让接受治疗后的患者说出接受MECT治疗的感受,从而减少其他患者的陌生感,从而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使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状态,以此明确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另外,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情况,同时将统计结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存在的数据和资料,均使用SPSS 23.0计算机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x±s)、百分比(%)进行描述,数据比较分别使用t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HAMD评分分别为(4.69±3.16)分、(9.92±4.35)分。两组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分别为(100.0%)、(1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的压力逐渐增加,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得知,抑郁症在我国居民中的发生率高达6%左右,其中2%为重度抑郁障碍。就难治性抑郁症而言,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性,一旦发生该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以往对于该病常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达不到预期目标,使得难治性抑郁症称为精神科治疗中的一大难题[2]。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同时在经济和科技的支持下,我国医疗水平和技术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中ME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应用愈加广泛,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MECT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陈小玉.心理护理联合MECT在难治性抑郁症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6):122-123.
[2]杨宏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9):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