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4期   作者:袁华
[导读] 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运用。
袁华
(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神经内科;安徽淮南232052)
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规范组,给予两组常规健康教育及规范化健康教育。结果:规范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康复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规范组护理后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用于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可改善其康复锻炼依从性,扩展其知识储备。
关键词:规范化健康教育;神经内科;脑卒中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规模的扩大,脑卒中发病率也随之升高[1]。根据既往神经内科管理经验,脑卒中患者容易因伴错误认知而表现出不依从行为,进而导致康复锻炼中断,并影响其功能障碍的恢复效果[2]。规范化健康教育是一种具有人性化、完善性特征的宣教措施,为验证其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104例患者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于2017年11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1例)和规范组(53例)。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54.6±16.1)岁。规范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54.3±16.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规范组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1)认知状态评估。脑卒中患者入院后,通过向脑卒中患者提问、向患者家属了解状况等途径,评估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康复锻炼等知识的了解程度,将评估结果作为选择宣教方法、制定宣教方案的参照依据。(2)规范化脑卒中知识教育。依据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基础,选择脑卒中知识宣教方法。认知基础薄弱、文化程度低下者,采取以口头宣教为主的宣教模式,即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脑卒中的病理机制,引导患者理解脑卒中主要与脑血管破裂、阻塞有关。而对于具备一定认知基础,且文化程度较高者,可将口头宣教模式作为辅助模式,引导脑卒中患者通过参与集体脑卒中知识讲座、观看脑卒中宣教视频等方法,迅速扩充其疾病知识储备。(3)规范化脑卒中康复知识教育。神经内科主要通过溶栓药物等,改善脑部病灶血流循环,抑制脑组织缺血、坏死的持续。除神经内科治疗外,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状况与康复锻炼密切相关。为充分发挥康复锻炼的作用,可结合其他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形成)的脑卒中患者的案例,向患者强调配合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此外,在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期间,积极鼓励脑卒中患者的表现,并结合其近期运动功能、吞咽功能等的改善状况,促使脑卒中患者深入理解康复锻炼的意义,以维持其良好的依从性水平。(4)规范化心理健康教育。脑卒中患者极易因担忧出现后遗症、担忧自理能力无法恢复等,而形成负性情绪。对此,可向患者讲解本科室在脑卒中治疗、护理方面的优势,消除其不必要的担忧。如有必要,还可于舒缓音乐氛围下,引导脑卒中患者想象完全康复后置身于阳光沙滩上的情境,以缓解其负性情绪。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软件统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康复锻炼依从性
    对照组脑卒中健康知识知晓率80.39%、锻炼依从性84.31%,均低于规范组(P<0.05)。
 
3讨论
随着神经内科脑卒中接诊量的增加,这类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脑卒中护理管理工作的困难性体现为:患者容易因担忧脑卒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高特征,而产生负性情绪及不依从行为[3]。这一状况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规范化健康教育将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作为重点,运用一系列的宣教措施,丰富患者的健康知识储备[4]。将其用于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该方法可依据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基础,合理开展心理健康宣教、脑卒中知识宣教、康复锻炼知识宣教,以此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可靠支持。
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1)纠正错误认知。当确诊为脑卒中后,脑卒中患者、家属容易因缺乏获取准确疾病知识的途径而对这种疾病产生错误认知[5]。常规健康教育仅经单一口头宣教方法,扩充患者的健康知识储备。宣教方法单一,护患沟通不足,加之遗忘因素的影响,导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状况欠佳。而引入规范化健康教育后,这一教育模式则可依据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基础,合理选择口头宣教、视频宣教、集体宣教等模式,充分扩展患者的健康知识储备。本研究表明:规范组健康知识知晓率96.23%,高于对照组(P<0.05)。(2)提升锻炼依从性。康复锻炼是预防脑卒中后遗症、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康复锻炼耗时较长,加之显效速度较慢,部分脑卒中患者容易产生依从性低下的问题。与常规健康教育不同,规范化健康教育方法可将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水平作为重点,借助康复锻炼进展讲解、锻炼鼓励等措施,持续提升其依从性水平。本研究证实:规范组锻炼依从性98.11%,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宜于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护理中,推行规范化健康教育,以提升其康复锻炼依从性水平,为患者的脑卒中后遗症预防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国庆,张翠芳.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应用多形式健康教育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3):151-154.
[2]丁艮晓,唐丽华,王传玺,等.多学科健康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2):13-16.
[3]李婷婷,刘斯尔,李莎莎.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5(32):20-21+31.
[4]雷凤娟.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0):153-154.
[5]马小英,衣明古逊·孜阿迪.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实施[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3):147+156.
作者简介:袁华,女,1978年11月生,主管护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