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4期   作者:徐倩
[导读]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干预临床治疗效果。
徐倩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江苏无锡214116)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干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完成本次研究,以计算机表法的方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5例,分别接受专项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3个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另外患者的抑郁情况也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而言,专项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关键词】护理干预;髋部骨折;老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各项功能出现了衰退的状况,其免疫力、抵抗力都逐渐降低,髋部易发生骨折症状[1]。髋部骨折对患者的自理能力和活动有一定的限制,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该病的病死率较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1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通过计算机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5例,患者的治疗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共有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区间55-82岁,平均年龄(74.35±5.6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微小(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患者接受专项护理干预:①术后次日对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其中包括关节和肌肉的收缩运动,运动量由浅入深。②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对整个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告知患者及其家属。③出院前协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院后护理内容,协助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离床运动,告知患者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髋关节评分进行调查,其中包括关节畸形、功能、疼痛程度、活动度等四个部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现越好;通过老年抑郁量表对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抑郁情况越明显。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材料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给予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手术方式下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
骨折前两组患者的髋关节评分差异并不显著(P>0.05);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评分均有所降低,出院3个月后又有所回升,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全髋置换方式手术较内固定置换评分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髋部骨折手术的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增加,患者术后的各项功能的减退对其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患者在术后受到病痛的折磨以及活动的限制,易出现不良情绪[2]。根据临床资料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现术后抑郁症的平均发病率为29%。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专项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通过家属与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让患者更好的完成治疗。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接受专项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在全髋骨折术的治疗作用下其出院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全固定方式的手术,并且也明显优于只接受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另外研究组患者的抑郁情况也明显较参照组更好,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而言,专项或优质护理对其治疗效果优秀,并发症少且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幼君,谭颖微.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16):117-120.
[2]陈碧英,陈雪莲,刘秋琴.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81):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