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玲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注复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感染的预防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9月期间于某院接受复方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患者共98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护理研究。患者入院后取随机数字配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样本量49例。复方甘露醇静滴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治疗期间静脉炎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模式呼护理后,实验组治疗期间静滴复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静脉输注复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感染具有较好预防应用效果,且可积极改善护理质量,获得患者的广泛认可,效果显著。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复方甘露醇;静脉炎感染;预防效果
复方甘露醇是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具有局部组织脱水性、渗透性利尿、眼压降低、中毒缓解等治疗作用,临床适应症范围较广,但在实际治疗应用中,复方甘露醇需在高浓度、短时内滴注完毕方可起到治疗效果,故患者局部血管可在静滴期间,可在药物作用下导致血管内局部组织发生脱水作用,且需多次滴注,易导致静脉血管组织发生损伤引发静脉炎,影响临床治疗的有序开展,且部分患者或在静脉炎后引发感染,引发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故做好对患者静滴期间的静脉炎感染预防具有积极意义[1]。因此,为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注复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感染的预防作用及疗效,特开展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9月期间于某院接受复方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患者共98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护理研究。患者入院后取随机数字配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样本量49例。
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区间18~71岁,平均年龄(44.53±5.16)岁,原发疾病中颅脑外伤15例、颅内肿瘤7例、脑梗塞24例、脑动脉瘤3例;实验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区间18~73岁,平均年龄(45.54±5.27)岁,原发疾病中颅脑外伤16例、颅内肿瘤5例、脑梗塞25例、脑动脉瘤3例。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经临床诊断后均符合复方甘露醇临床治疗适应症范围;患者及家属经详解研究细则后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复方甘露醇应用禁忌症者;排除合并原发静脉炎疾病者。
1.2方法
复方甘露醇静滴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在治疗前进行输液针或留置针穿刺,复方甘露醇配置、静脉给药、生命体征监护等护理措施。
实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1)药物配制干预:复方甘露醇作为具有高渗透性的药物,药物可在常温静置后出现结晶,若药物溶解不足时,则可在静脉输注期间增加对血管内皮损伤风险,引发静脉炎。故需在药物配制中确保复方甘露醇溶液在经加温预热处理后无结晶时进行溶液配制,确保药物输注安全性。(2)输液针选取干预:复方甘露醇临床应用时,需在高浓度、高低速情况下有效发挥药物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局部静脉血管脱水情况,故存在高静脉炎风险,故需通过对输液针的合理选取,尽可能减少静脉血管损伤,降低静脉炎风险。对此,需在输液针选择方面尽可能根据患者静脉情况选取适宜规格的静脉留置针,在减少静脉穿刺基础上,减少静脉损伤,控制静脉炎风险。(3)用药安全教育:在复方甘露醇静滴治疗前,需在用药前向患者及家属对药物不良反应及静脉炎风险进行详细说明,确保家属可在发现患者穿刺不稳肿胀、疼痛或药物滴速异常后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进行处理,控制静脉炎诱发因素,对于已经出现静脉炎的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实现缓解[2-3]。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治疗期间静脉炎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中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性对比均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完成,对比结果P<0.05,差异显著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静脉炎感染发生率对比
经不同模式呼护理后,实验组治疗期间静滴复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1。
3讨论
静脉炎作为复方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常见并发症,此类并发症的发生与复方甘露醇药物所具有的组织脱水特性具有密切联系,可使静脉血管内壁组织受脱水作用后产生损伤,并子静脉穿刺或药物连续输注治疗影响下,加剧损伤诱发静脉炎,故需在实际护理中针对上述因素,开展护理,做好静脉炎临床预防。
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模式呼护理后,实验组治疗期间静滴复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P<0.05。分析原因: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注复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感染预防护理中的应用,首先通过药物配制干预,确保复方甘露醇可在有效溶解后进行药物配制,避免结晶残留增加静脉血管内壁损伤;其次通过输液治疗中留置针规格的合理选取,减少反复穿刺所致静脉损伤;最后,通过用药安全教育的开展做到护士、患者及家属对静脉炎有效观测,早发现早处理,降低静脉炎影响。故上述护理措施的集束化开展可实现对复方甘露醇静脉输注治疗中静脉炎风险的有效预防、控制[4-5]。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静脉输注复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感染具有较好预防应用效果,且可积极改善护理质量,获得患者的广泛认可,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段小萍.自制复方地塞米松液预防高渗性脱水剂引起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4):20-21.
[2]金蓓.复方甘露醇静脉滴注时患者血管损伤的防护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3):492-494.
[3]王红红.1例输注奥沙利铂甘露醇病人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8,16(20):2557-2558.
[4]齐雪丽,王睿,罗华送.三黄软膏预防性护理甘露醇快速滴注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9):142-145.
[5]段晓云,曾涛.用恒温护膝热敷法与热水袋热敷法对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3):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