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目的:研究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应用价值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官2016年5月~2019年7月研究时间段内收治慢性肾病5期患者共8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患者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均为4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接受参与型护理。对比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评分、肾功能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入院时经测评可知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肾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明显,各项肾功能指标较入院时及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与型护理模式的应用,可帮助慢性肾病5期患者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并辅助临床治疗改善肾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价值显著。
关键词:参与型护理模式;慢性肾脏病5期;生活质量;应用价值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器官具有维护各脏器间功能协调及人体内微环境平衡的重要作用,故一旦肾脏出现病变则可由肾脏病变类型及严重性,引发人体出现不同病理反应,影响患者健康,而慢性肾病作为肾脏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疾病分型多样且具有难愈、病程长的特点,可加剧肾脏功能损伤程度,临床治疗的开展虽可延缓患者肾脏损伤进展,但如何积极改善患者患病期间的生活质量,对于此类疾病患者、特别是慢性肾病终末期患者而言,具有积极意义[1]。因此,为研究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应用价值及影响,特开展本次护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官2016年5月~2019年7月研究时间段内收治慢性肾病5期患者共8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患者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均为40例。
对照组,男/女,21/19,年龄最大者68岁,年龄最小者31岁,平均年龄(49.54±5.07)岁,病程3~16年,平均(9.54±3.27)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肾盂肾炎11例、肾病综合征9例、过敏性紫癜肾炎3例、红斑狼疮肾炎2例;研究组,男/女,22/18,年龄最大者69岁,年龄最小者30岁,平均年龄(49.52±5.02)岁,病程3~15年,平均(9.08±3.22)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肾盂肾炎12例、肾病综合征1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2例、红斑狼疮肾炎2例。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经实验室检验后均符合慢性肾病5期诊断标准:GFR<15ml/min/1.73m;患者及家属均在详解护理研究细则后,确认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书》;研究由医院伦理会批准实施。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排除预估生存期<3月者。
1.2方法
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透析治疗基础上接受护理。
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即在确认治疗方案后,由护士进行用药指导、透析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以稳定患者病情。
研究组接受参与型护理:(1)临床治疗指导:临床治疗是维持慢性肾病患者病情稳定的主要措施,且多为综合性治疗措施,故需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实现治疗预期。故需在临床治疗前,采取情景模拟方式,指导患者及家属在模拟治疗场景中,进行各类治疗模拟操作,并在此期间向其说明治疗重要性及预期效果,使患者可在明确各类治疗操作及目的后,积极配合治疗。(2)护理指导:护理指导的实施应在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后,由家属进行基础护理参与,辅助家属对基础护理内容如辅助患者穿衣、进食、口服药物给药、基础临床观测等进行学习、护理实操,使家属可在掌握一定护理技能后,起到治疗安全性积极提升作用[2-3]。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评分、肾功能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生活质量、肾功能指标变化对比
入院时经测评可知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肾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明显,各项肾功能指标较入院时及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肾病是一类较为严重的肾病进展阶段,患者肾脏功能损伤具有进行性特征,且难以治愈,患病期间可出现各类病理体征及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安全,需在治疗同时配合护理开展,积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入院时经测评可知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肾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明显,各项肾功能指标较入院时及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分析原因:参与型护理在慢性肾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通过指导患者及家属,通过治疗情境模拟、临床护理参与措施的开展,使其在治疗模拟中实现对各类治疗措施操作性及治疗目的性的有效了解,从而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其次,可使家属通过临床护理参与,掌握临床观察、护理辅助等基础技能,便于在患者治疗期间根据患者需求实施基本护理,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5]。
综上所述,参与型护理模式的应用,可帮助慢性肾病5期患者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并辅助临床治疗改善肾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罗昭琴.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1):99-101,104.
[2]邵振莉.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5期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4):35-36.
[3]喻学娜.协同护理对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9,32(20):183-184.
[4]阮志群,秦明明,王晨晨, 等.动态抗阻力运动训练对非透析女性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1(8):83-87.
[5]温鑫,王瑜,赵秋阁, 等.终末期肾病姑息护理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7):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