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4期   作者:张晓伟
[导读] 现代医学要求培养的是专业知识牢固,综合素质和实操能力强的综合性医护人才
  张晓伟
 
(甘肃省西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现代医学要求培养的是专业知识牢固,综合素质和实操能力强的综合性医护人才,作为医学重点的内科护理领域自然也不例外,而传统的内科护理实训教学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医护人才的需要,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是有利于提高内科护理实训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式,但是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时间短,相关教学方式还不是很成熟,因此本文在对项目教学法进行理论概述的基础上以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冠心病护理为例进行论述。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实训教学;应用效果
1.项目教学法理论概述
1.1项目教学法介绍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学生自主完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等相关的工作。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深刻的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致力于营造一种“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参与,团结协作,实践与创新并举”氛围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1.2项目教学法的流程与步骤
项目教学法一般可以分为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以及归档五个教学阶段进行。具体而言在确定项目任务阶段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在制定计划阶段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在实施计划阶段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之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在检查评估阶段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在归档或结果应用阶段作为项目的实践教学产品,应尽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在内科护理实训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当前内科护理实训中还普遍应用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讲”的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内科护理是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医护经验的工作,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内科护理实训教学停留在书本,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项目教学法则不同,项目教学法取代传统的直接填鸭式的将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即不再简单的只将结论和正确的知识告知学生,而是致力于教导学生自己寻求知识和结论的方法,更加重视过程以及在过程中锻炼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尤其是在内科护理实训这种重视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工作中,项目教学法十分有利于培养现代医学所需要的高专业能力、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项目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以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冠心病护理为例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首先在确定项目任务阶段,教师以医院某一冠心病患者,护理真实病例为引导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扮演该患者,确定有价值的冠心病患者护理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即并将相关工作任务分配到不同组学生中去,让学生根据患者目前主要症状“胸痛”展开分析讨论,按照《护理评估》里面讲过的询问健康史,身体状况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等内容对该病人进行全面评估,从而得出护理诊断,最后做出护理措施形成结论。在这个阶段老师和同学之间进行积极的双向沟通和思想碰撞,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困倦进而走神,形成轻松愉快高效的教学课堂;另一方面师生之间轻松交流,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在制定计划阶段,在本阶段在老师的指引下由学生按目标任务中提到的接诊患者的环节,制定冠心病护理项目的具体工作计划,计划包括相应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并在得到教师的认可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计划形成后进入第三阶段。这样可以充分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总结判断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摆脱对老师的依赖,积极主动思考和参与计划。
第三在实施计划阶段,也是项目最关键的阶段,学生根据选定的内科护理项目经过小组讨论和商量最终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之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具体方法是:在每一个小组中,每位同学承担护理环节中的其中一项任务,由小组组长负责分配到不同学生中去,学生围绕该项任务,自拟计划并以该病护理方案为主题进行资料查找,资料整理和汇总,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讨论决定最终方案,由每小组组长进行汇总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每个小组展示结束后,进入第四阶段,由学生自评和教师综合评估。在此阶段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需要就项目的进度以及遇到的难题进行充分沟通,由教师“灌”的模式变成学生自己学的模式。这既锻炼了的交流沟通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之间根据各自的项目任务,经过讨论分工负责项目的不同方面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进行内科护理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实践得出相应的结论,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四在检查评估阶段,通过第三阶段的小组交流展示,学生先就内科护理项目的完成程度以及完成质量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进行检查评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对内科护理项目实施全过程存在问题,处理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更加高效的而处理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共同讨论,最终得出冠心病的护理相关结论。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省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坐在也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不足之处,自我进步。
有人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是德国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气的,一位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曾说过这样的话:“讲给你听,你会忘记,教给你做,你会记住,让你自己动手操作,你会记得更好!”项目教学法正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再一步一步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去记忆每个知识点,这是一种典型的灌注,是一种强迫,存在着较大的弊端。而项目教学法改变了这种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寻找知识结构,得出知识结论。简而言之,项目教学法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其应用于内科护理实训教育中在帮助学生理解内科护理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语言沟通交流能力等诸多能力,有利于培养现代医学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医学人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高素质医护人才培养的号召之下,在内科护理实训教学领域应用项目教学发是大势所趋,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强对相关教学人员进行系统的项目教学法的培训,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实际创新项目教学方式,有效的提高内科护理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这种模式的推广,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极大的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表达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对今后从事各种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内科护理实训教学领域的教学效果。
5.参考文献:
[1]徐雅玲, 梁菁, 韦海滔, et al. 项目教学法在本科护理学专业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6, 38(5):540-541.
[2]刘涛.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
[3]刘涛, 梁春光, 崔慧霞,等.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