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郑劲彬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国土城建和水务局  528143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信息化的发展,转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获取资源的渠道,将信息化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当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究了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各个企业以及工程建设部门也加强了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已经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当今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效率,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
        一、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应用中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的日常管理中,只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施工前制定详细合理的方案,使企业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相互配合,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多个范围,主要包括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质量和施工合同。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信息技术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并从工程管理过程中学习,以便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弯路。同时,合理利用法规,技术,经济,管理和组织等相关信息,为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帮助和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最优解决方案。
        其次,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处理与存储相关的管理信息,实现信息的转换和处理。通过数字和电子信息传输,信息访问更快捷,更方便,信息透明度得到提高。
        最后,项目信息管理用于有效提高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有效地控制建筑企业的成本,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率。
        二、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繁琐,施工单位要在工程初期,将各类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诸如,前期准备、设计图、成本核算等。该过程中,囊括的施工信息、数据等比较庞杂,依托信息技术,能够对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施工数据,进行准确计算,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消耗,保证施工企业效益。具体而言,实时管控建筑工程计划进度,加强一线施工人员管理,以信息化系统为载体,对施工、管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工作细化到个人,实现责任到人。
        2、制定总体工期规划
        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结合当前施工现状,将总体工期规划制定出来,对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加以编制,使之更加详尽。同步应用总系统、子网络、项目分解结构方式,将阶段性管理方案确定下来,分解项目结构时,对各类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在总系统内对其纳入。发挥总系统优势,灵活配置各类任务,科学分解各任务结构,分包任务结束后,在总系统中加以反馈。发挥总系统功能优势,解析和测算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比对实际工期和预设工期,一旦发现工期拖延或者施工速度过快,分析原因,给出具体解决方法。
        3、加强材料及设备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工期长,施工过程复杂,原料采购、设备维修类资金占比高,在50%以上。灵活管理设备、材料,能够对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等进行科学控制,实现效益最大化。

管理建筑材料时,科学运用信息技术,预先把材料网络计划确定下来,将其作为该过程中的重点,使之作为资金、采购、材料等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参照指标。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监管施工进度、资源消耗情况等,第一时间把相关信息储存下来,使后续工程施工、会计审核工作更加便利。依托信息化技术,对材料采购计划智能生成,确保建筑材料管理工作更加科学、系统。在设备管理方面,除了将设备购买、租赁等网络计划制定出来之外,还可以进行设备信息建档。
        4、落实质量及安全管理工作
        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时,要兼顾工程规范、质量控制标准,科学管控整体施工流程,使之更加规范。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不是独立存在的,与质量检查规范、项目划分标准、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存在关联性。发挥信息化优势,以网络管理方式,使上述各项内容保持良好衔接。以质量标准为基础,把多模块管理模型确定下来,确保施工质量管理过程更加科学规范,而工程质量统计分析工作也更加全面,能够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将各类奖惩制度落实到位,可有效弥补各类质量问题及漏洞。具体而言,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可发挥信息化优势,对各类工程信息加以采集,编制安全施工管理方案,落实各类安全巡检及培训工作,实现施工全过程目标,使之更加安全。
        三、如何加强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
        1、提高认识,加大信息化投入
        要想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提高从企业的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对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不是空中楼阁,企业必须有相应的物理设备,以及相配套的软件、平台等;政府管理部门、供应单位、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等多个部门之间,要实现信息共享,还需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2、开展培训,建设信息化队伍
        人才是工作的保证。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要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大量既懂得建筑行业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应当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招聘一批具备建筑行业和计算机行业知识的综合人才;另一方面,更需要内部挖潜,加大对原有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力度。储备信息化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企业建筑工程信息化程度,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优化检索工具
        建筑项目管理中,信息检索的作用不可替代,除了能储存资料信息外,还可科学配置资料信息,确保准确查询所需资料数据,以此不断优化检索工具性能。建筑工期信息主要包含项目生产计划与材料储备等重要内容,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检索信息。针对数据库,依照建筑项目更新其类型与规模,确保信息使用者及时而准确的获得所需数据信息。
        建筑工程的成本与建筑工程企业的最终收益息息相关,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针对建筑工程的成本问题,企业可通过强化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进行管理。例如:在旧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基础将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并结合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合理的创新,引入动态预算的方式进行工程成本的预算工作,通过计算机完善建筑工程进程的管理;在明确成本管理工作之前,将成本管理的各部分进行划分,对各部分制定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方案;此外,利用计算机设备对建筑施工的成本进行实时的管理与监控,可优化建筑工程成本的配置,提高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适用性强,不仅能够满足建筑企业发展诉求,还与市场经济要求相吻合。日常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使该过程中的各类常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及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刘琦.谈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5,(18):252-253.
        [2]相秉志,成瑞凤.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