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52219901027XXXX
摘要: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在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有效改善了工程施工质量,解决了过去桩基施工中的难题,克服了常规技术存在的弊病。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有较大的应用范围,能在各种复杂地层中使用,并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特点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该技术实施时常见的事故与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旋挖钻孔;施工技术;桩基
引言
桩基施工作为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如果桩基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将会直接影响桩基工程施工效果。因此为提升桩基施工水平,需要对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把控施工要点,为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1、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优势
(1)缩短了施工周期。应用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成孔质量比较高,且不易发生塌孔事故。通过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高效组织施工作业,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缩短施工周期。(2)可靠性强。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结合地质条件的特点配置相应的钻头,能够避免不良地质的影响,同时结合应用旋挖钻护筒工艺,增强了工艺的可靠性,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3)节地环保。应用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相比传统的泥浆池钻孔,此工艺具有节地环保的优势,适用范围较广[1]。
2、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
2.1、护筒埋设
通过在建筑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埋设护筒的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桩孔的作用,进而保证钻孔不会出现坍塌现象,与此同时还对桩体的相关位置进行了确定。在实施护筒埋设技术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钢制护筒,这要求相关操作人员和设计人员要精确设置护筒的半径,保证护筒的刚度要符合建筑施工的标准和要求。对于这种操作,期间难免会出现需要焊接的环节,在焊接的位置必须要注重其精密度,保证整体具有较强的刚度。一般地,护筒中心与桩体的位置之间的误差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要保证其质量,不得超过五厘米并且不能出现倾斜的现象,不然容易发生倒塌。地质条件是影响护筒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土质比较酥松,护筒的深度应该加深,以此来保证其稳定性。
2.2、泥浆制备
泥浆的制备材料为膨润土和水。选择膨润土作为泥浆制备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如相对密度低、稳定性高、钻进率高、造浆能力强等。配制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配制和搅拌好泥浆,还需对配制完成的泥浆进行试验。一般情况下,膨润土的用量应为水的8%,黏质土可稍微降低用量至5%。如果膨润土的质量较差,则其用量占水的比重应上升至12%。在放入泥浆池之前,泥浆的各项指标均需符合规范。
2.3、钻进成孔
依据作业流程,结束钢护筒的设置作业后开展钻机开挖作业。检查钻机和设备的放置位置,做好成孔前的检查。施工期间,按照施工作业的方案,控制旋挖作业的速度和深度。如遇到硬质土要缓慢作业。对于钻孔作业产生的渣土要使用双底板捞砂钻斗,做好渣土的清理,保证后续作业有序开展[2]。
2.4、钢筋笼的制作以及吊装
桩基制作对于钢筋材料的直径和硬度等要求比较高,拥有统一的标准,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全方面检测,确保达到标准之后才可以使用。对于那些质量不达标、甚至是劣质的钢筋材料,施工人员要选择将它进行正确的处理,一定不能使用于施工现场。如果有钢筋的表面有铁锈生成、还有一些油渍、钢筋弯曲等,都要进行处理,然后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制作钢筋笼。
由于钢筋的长度是确定的,与孔的高度不能完美重合,这就会出现钢筋焊接口,如果这个口接触的不够牢固,会严重影响桩基的质量,这就要求焊接人员要保证节点接口处的牢固。如果在焊接的时候遇到了比较多的主筋,焊接人员可对钢筋采用交错点焊的处理方式。等到检测人员对钢筋笼进行质量检测并且确保合格之后,才能吊装入口,保证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吊装时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地会设置有两个吊装点,一个位于骨架之下,另一个在骨架长度中心偏上一点,在钢筋笼下沉时要垂直对准桩孔,慢慢放下,切记不能出现旋转的情况,否则桩孔内壁会受到损坏,最后影响其质量。施工过程中尽量确保钢筋笼下沉的时候不会遇到阻碍物,如果遇到了要及时停止吊装,把障碍物清除了才能继续进行吊装[3]。
2.5、灌注混凝土
在泥浆搅拌工作实施之前要对相关参数进行检查,特别是材料的型号、性能等,为泥浆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在选择和利用施工材料时,必须达到标准要求的水平,以此保证泥浆在搅拌以及使用时的质量。除此之外,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泥浆的整个搅拌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特别是在使用了不同类型的材料时,要确定其中的搅拌比例。搅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步骤进行,以促使泥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另外,泥浆搅拌过程中,为了保证其使用质量,会加入很多不同类型的辅助材料,其中涉及到添加剂等。这些材料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泥浆搅拌后要经过24h的发酵和处理才可以投入到工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现场要设置废泥浆专门的处理区域。泥浆搅拌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泥浆,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为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4]。
3、旋挖钻孔成桩施工中的常见事故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分析
(1)坍孔。坍孔事故发生的原因一般是护筒埋设位置较浅,施工时钻机接触护筒等。造成坍孔事故的其他原因,也有清孔环节的不当操作、钻进速度太快等情况。针对坍孔事故,主要的预防措施有控制钻机钻进速度、严格规范操作行为、避免钢筋笼与孔壁接触等,并要注意提高泥浆质量。(2)钻孔偏斜。钻机底部产生沉降,钻机未能保持水平,地面软,钻具弯曲等,都市造成钻孔偏斜事故发生的原因。对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应先确保钻机基座地基坚固、稳定,钻机底座保持水平状态。地层条件较复杂时,应使用重量更大的钻机,并应减慢钻进速度,同时要严格检测钻具情况与质量。(3)断桩。断桩的发生原因,可能是在混凝土浇灌时操作不当,或者混凝土桩上下分开。混凝土离析情况发生时,就会产生卡关现象,混凝土浇筑施工无法继续,也会造成断桩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做好相应的前置工作和应急预案,在浇筑阶段应实时监控混凝土导管埋深,并要保障操作规范,所有施工操作严格依照施工规程。(4)钢筋笼上浮。混凝土配合比、材料不合乎施工要求时,就会加大钢筋笼与混凝土的摩阻力,导致钢筋笼上浮。控制混凝土坍塌度,提升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能有效防止钢筋笼上浮。在施工前正确定位钢筋笼位置,并确保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与规格,避免将变形的钢筋笼投入使用,这些措施都是预防钢筋笼上浮事故发生的方法[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基是现代建筑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只有基础打牢了,才能保证后面的操作顺利开展下去,旋挖钻孔成桩技术是保证桩基质量问题的关键性技术,在现代桩基中占据重要地位。除此之外,不仅能保证质量,在使用这种技术之后,建筑企业施工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为了合理使用这一种技术,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要进一步完善该技术,最终达到促进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和稳定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振华.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4):120-121.
[2]赵国庆.道路建筑施工中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19(11):117-118.
[3]刘传龙.建筑工程旋挖桩基础施工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1):161-162.
[4]笪小敏.建筑桩基工程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11):254.
[5]龙建军.论建筑施工中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