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军民融合跨界协同治理的策略分析 李芳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李芳
[导读] 摘要:所谓军民融合指的是,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入融合到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当中,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科技、教育与人才各个领域之间的融合,更好的推动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经济的发展,通俗来讲也就是将军队建设融入到社会发展当中,从而在军队建设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中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质量与效率,最终实现社会与军队同发展,实现我国军民融合的跨界协同治理。

        身份证号码:42232219800529xxxx
        摘要:所谓军民融合指的是,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入融合到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当中,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科技、教育与人才各个领域之间的融合,更好的推动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经济的发展,通俗来讲也就是将军队建设融入到社会发展当中,从而在军队建设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中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质量与效率,最终实现社会与军队同发展,实现我国军民融合的跨界协同治理。实现军民两大系统的深切交融,最大化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军民融合;跨界协同;治理策略
        实现军民融合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同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军民融合推动着我国国防军队的建设与良好可持续发展,因此军民融合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本篇文章将重点对我国军民融合跨界协同治理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具体协同治理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军民融合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融合发展道路,更好的促进其发展,因此下文将重点对我国军民融合意义以及军民融合跨界协同治理策略与建议进行阐述分析,供参考。
        一、军民融合意义
        军民融合是我国社会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国民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我国军民融合起步较为落后,但是军民融合思想深深驻扎在我们心中,因此我们要有效利用科技与人才等等,来真正实现军民融合,实现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与交融,有效通过军民融合促进社会建设经济具备最优配置,朝着社会经济与军民融合共发展的目标努力,发挥出军民融合作用与实际意义。
        (一)军民融合有利于实现军工特色经济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逐渐被融入到各行各业当中,并且科学技术也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民用科技工业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也因此使得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二者之间存在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因此导致我国社会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军工与民用资源,将二者相融合促使二者发展越来越壮大,并以此形成专业规模建设经济,更好地促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与我国社会建设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发挥出军民融合有利于实现军工特色经济意义。
        (二)军民融合有利于提高国防安全保障
        国防基石,民族脊梁是实现科技与力量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实现军民融合,可以有效建立健全与完善军队保障机制体系,真正做到军民融合中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逐渐形成军民融合中的军民一体、平战一体格局。目的是为了拉近军民之间的联系与距离,做到军即民,民即军,逐渐在军民融合中形成合力,实现军民融合有利于提高国防安全保障实际意义。
        (三)军民融合有利于打破机制体系障碍
        1978年12月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很大程度上遭受来自军民分离管理机制体系的制约,导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间接地参与到社会市场激烈的竞争当中来,但是相关管理部门依然是由我国国防行政主管部门来管控,使得固有已经成温德运行制度与机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改善与升级。军民融合的出现有效提高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防科技工业以地方经济的良好融合,并且有效通过战略、产业、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有效促进了军民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发展。


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军民融合有利于打破以往机制体系的障碍,发挥出其真正的融合意义。
        二、我国军民融合跨界协同治理策略与建议分析
        (一)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实现军民融合
        军民融合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业体系系统工程,只有有效借助国家政府部门提出的相关指导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协调与配合才能够顺利实施军民融合系统工程。我国是2015年的首次提出,才将军民融合价值意义上升到国家战略,因此需要国家政府大力推动与促进军民融合才能够得以实施。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推进军民融合,不仅要在宏观占率上准确定位军民融合发展朝向,将军民融合与国家建设经济分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维度当中;还要充分发挥出军民融合机制体系的作用,来调和军民之间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壁垒,目的是为了有效通过军民融合来解决军民之间出现的问题,更好的为军民融合战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
        (二)强化军民融合法律规范与引导
        近年来随着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应用,我国虽已启动相关军民融合法律法规,作为实行军民融合根据法律调研证明,但是没有在社会经济以及科技或是社会保障等等一些方面上制定与推出关于军民融合的法律规范,因此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军民融合法律法规检测体系尚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入手,并加大对国家经济建设资金投入以及市场监督管理力度,并多角度对既有的军民融合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与升级修改,协调好军、民、市场彼此之间的相处模式与存在关系,另外在实行军民融合时,军队还需要有效结合各区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适用性的军民融合法律法规,比如可以将各地区用水用电或是交通运输作为军民融合协调的首选融合政策,以此作为法律规范与保障。最后在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前,应建立起军民之间法律规范机制,成立专门部门进行协调,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降低立法重复几率,使得军民融合相关法律法规更好的发挥出作用以及充分实现价值与意义,通过法律法规更好的促进军民发展,维护军民利益,提升市场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实现军民融合跨界协同治理,就必须要按照军民融合发展趋势走上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实现军民融合,强化军民融合法律规范与引导,更好的落实军民融合,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张楠楠等. 民企参军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研究[J].军民两用 技术与产品,2015,(1):55-60.
        [3]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 2015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5:18.
        [4]丁德科,刘敏,张兴先.军民融合: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抉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1-57.
        [5]曹景建,姜大立,邹春荣.“军民融合”及其相近概念浅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2)9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