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汶上县军屯乡人民政府 272514山东省汶上街道办事处 272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也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对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同时针对性提出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农村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优化方法
引言:
近年来,我国党中央和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并大量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促使农村经济也有效提升,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我国综合国力。然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众多先进技术应运而生,在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广阔机遇的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1]。想要在这一环境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相关部门首先需要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其次需要认真剖析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解决策略,寻求适合新形势下适合农业发展的途径。
一、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管理不仅能够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还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农业经济管理能够为农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有利于规范农村经济发展行为,保证各项经济资源合理利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可以激发农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向前迈进。在位农村发展提供广阔机遇的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一方面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增加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任务量。由此可见,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做到与时俱进,迎合时代发展,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够为农村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从而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效率。
二、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一)缺乏先进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然而,纵观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可以看出,普遍存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尤其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更是缺乏先进技术的制成[2],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滞后,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另外,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管理过程以及管理方法中,如果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则会导致农村地区信息闭塞,使得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盲目性,不利于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二)管理人员缺乏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党中央及各地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不仅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农村经济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中,却存在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做到与时俱进,经济管理工作没有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导致众多管理环节流于表面,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3],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管理人员素质高低不同
纵观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可以看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待提升。这一问题在偏远地区的农村更为严重。在党中央以及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管理效率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相对较高。不仅能够具备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还能够通过学习先进管理技术,掌握国家管理政策完善自我,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而偏远地区的农村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却相对较差[4],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将管理工作作为一项任务被动完成,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方法落后,严重缺乏创新和创造意识,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无法充分满足现代的农业发展需求。
三、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措施
(一)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能够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有利益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另外,针对我国农偏远地区的农村,需要政府部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同时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偏远农村地区的农民能够意识到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在管理方式和决策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提高管理人员对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我国党中央以及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使得新农村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为了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就要提高经济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人员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执行者,能够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管理水平[5]。上文提到,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缺乏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不能落实到实处,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观念,使其能能够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例如: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掌握各项管理政策,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完善自己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效率,从而完善农业经济结构。
(三)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上文提到,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偏远地区的农村尤为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地方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培训力度,构件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例如:拓展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招聘渠道,大量引进高校或社会不同层面的人才。同时需要通过系统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并能够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同时需要通过激励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在积极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和创造,从而达到一致先进的管理队伍[6],有利于保障农业经济管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农业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能够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经济较为落后,也、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和农村地区广大群众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时,需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进行出发,一切以农民群众为核心,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希贵.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7(5):158-159.
[2]崔洁[1].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析[J].财经界,2017:24.
[3]苏政波.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探讨[J].农家参谋,2018,No.588(13):19.
[4]黄小梅.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8,620(30):143.
[5]崔洁.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7(13):30.
[6]孙敏;.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探讨[J].纳税,2018,No.189(0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