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活动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丁凤勤
[导读] 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字计算的敏感度,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字计算的敏感度,使学生能够更准确、迅速、灵活地掌握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文章提出了在数学活动理念的引领下,注重练习题型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开展活动化计算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计算的快乐,在活动中生成计算方法和技巧;创设有趣数学问题情境,感受计算教学的乐趣;“从做中学”理论出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究过程,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与感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这些计算教学策略对于一线数学教师开展计算教学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 数学活动 计算教学
          “作为活动的数学”是一种动态的数学,它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的教学,它让学生从问题的结论出发,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不只是一个接受者——去复制别人的东西。但纵观我校数学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落后,还属于“现成的数学”的教学,计算教学模式仍延续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对知识掌握不牢固,计算教学效率低下。如何既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计算教学课堂,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业成绩,这是我们广大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希望对广大教育同仁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计算兴趣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而且我们新课标下的每一课教材都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生活情境来引入新课。教师要认真挖掘身边的有趣生活教学资源,在课的一开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小数乘以整数》新授课教学
        教师调整了教材中的内容,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寻找素材。教师首先让学生出示课前布置的综合活动任务——调查当地的蔬菜价格:西红柿每千克3.2元,土豆每千克3.7元,黄瓜每千克4.5元,让学生根据调查的价格情况,各买4斤,需要多少元?
        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可以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的兴趣。
        二、开展游戏教学,在快乐中培养计算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喜欢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我在讲授《小数的加减法》教学中创设了购买肯德基食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购买套餐的数学游戏活动,经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同时也通过该游戏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另外,游戏活动中渗透着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比如“开火车”的游戏——看谁把火車开得更远;比一比,拼一拼——看谁得到胜利的小红花、找朋友、对口令、抢答等。
        虽然看似简单的一个小游戏,但教师就巧妙利用了小学生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从而使这样的小活动每次都精彩激烈。除此之外,教师还开展抢答、开小火车、闯关等小学生特别喜欢的小游戏,还有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游戏活动。
        三、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策略
        学生经常处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中,参与身临其境的思维过程,对教学活动会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所产生的认知冲突,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经常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学生就会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求,从而激发出自主探索的冲动和热情。
         四、学生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深入理解算理策略
        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逐步发现算理,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算理的过程。让学生在理解了计算的道理基础上,“创造”出计算的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应用已有的知识领悟算理。
        计算有一定的运算依据,每一步的运算都有内在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算理。比如:340是由3个百、4个十组成的,350是由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所以先把4个十与5个十相加得9个十,再把3个百与3个百相加得6个百,最后把6个百、9个十合并得690,这就是算理。当对学生这样练习多了,逐渐就会发现一个规律:个位数必须与个位数直接相加、十位数必须与十位数直接相加、百位数必须与百位数直接相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最后再把几个得数合并,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算理的过程。学生只有在理解了计算的道理基础上,才能“创造”出计算的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应用已有的知识领悟算理。
         “问泉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源头就是各种数学活动。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努力挖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之源。丰富数学计算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崔丁今.小学数学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研究[M].延边大学,2014.38-46.
        [2]李绍元.如何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 中国校外教育,2015(9):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