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实小从1936年建校至今,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
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好书读”的朴素育人理念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从幸福课程建构的顶层设计,到儿童课堂的深度变革,再到幸福学生成长评价探索,一路走来,越来越笃定并清晰地形成了一种文化自觉——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即培养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切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一切教育评价都要着眼对“人”的关注。
一、明晰育人目标,“评”有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学校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学业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切教育评价都要从分数转向对“人”的关注。那么,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呢?
双流实小的育人目标通过全校师生的文化大讨论铿锵落地,形成了以培养具有“阳光的风貌,果敢的精神,自主的能力,合作的态度”的幸福实小学生的育人目标。学校又结合“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进一步审视学校育人目标,并科学地、细致地解读“阳光、果敢、自主、合作”八个字的丰富内涵,并将其进行阶段化解读,使之不断具象、外化为一种可观、可感的学生生命样态。
二、聚焦学科素养,“评”有内涵
改革学业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什么”的问题是关系改革成效的关键。传统评价方式往往只是将学科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作为考核的核心内容,将试卷上的分数作为评量学生学业水平高低的核心标准。这样的评价方式,其内容单一,内涵狭隘,忽略了对学生作为不断发展中的“人”的成长要素的关注。而我校创新启动的学业质量评价之“开心闯关游”测评把对学生的学业质量从一纸试卷、一个分数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该评价方式所涉及的评价内容直接对接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丰富,既包括各年级学科关键知识点,也涉猎各年级学科核心能力,更关注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的情感态度与精神风貌。
三、体现逐级分项,“评”有路径
(一)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实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化
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是通过一个个关键能力点串联起来的。每一个学科的关键知识点和能力点是丰富的,不是一纸试卷能够检测的。为了全面考量学生学业质量,“开心闯关游”涉及到的测试学科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其内容不仅涉及学科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而且关注学生社会交往、自主合作、实践操作、情感态度等的发展,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素养进行测评。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关注。
(二)尊重学生能力差异性,提供多次机会——评价标准层级化
传统的评价机制以学科知识评价为核心,师生们都热衷对“一纸分数”的追求,“以分数论英雄”,对学生的评价要求统一, 标准单一。而“开心闯关游”测评方式尊重学生能力差异性,凸显评价标准的层级化。针对学生能力差异,将每一个项目的能力现状评价为三个层级:待提高、合格和优秀。这三个层级的外显形式主要是通过三种不同的印章图案来体现的。印章上生动形象的图案既能让学生清晰定位自己的学科能力、素养,又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
对于处于“待提高”或“合格”层级的学生,还专门为其设置二次或三次闯关的机会,鼓励其“跳一跳”,尽量跻身“优秀”行列,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品质。
(三)重视学生发展性评价,倡导参与互动——评价主体开放化
传统测评活动中,教师作为评价孩子的主体,在考室中对学生“虎视眈眈”,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测评的状态。而“开心闯关游”测评方式以一种民主、包容的态度和视野力求评价主体的更加开放。我们邀请集团学校教师、校内跨年级和跨班老师以及高年级学生担任考官参与评价,邀请家长参与组织学生参加测评闯关,借助校园小交警对学生“有序排队、文明闯关”进行评价。老师、家长、小交警们为测评现场营造了一个互动、立体、自然的面试环境。而参与测评的学生置身在这样的面试场中,需要不断调适应试心态,需要不断增加交往技巧,需要不断强化规则意识,学会遵守公共秩序。这个过程,孩子岂止收获了学习的成功体验,更重要的是体验了一种别样的成长经历。可以说,开放的评价主体为孩子的成长空间注入了蓬勃的力量。
四、多向双赢,“评”有成效
(一)家庭和学校共同体的双赢。
“开心闯关游”活动中,参与其中的家长们亲历面试现场,看到孩子经历几重关口,增加了对孩子学习过程的了解,加强对学校的教育改革的关注,增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理解、共融。反之,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会因为有了家长的强有力支持而更加充满生命力。以下几位家长参与闯关活动以后的感慨便可窥见一斑:
我发现孩子们很高兴也愿意参与这样有趣新颖的闯关考试。这种形式缓解了她们的紧张情绪,让考试变得轻松自在,没有在教室里的那种恐惧感。——三三班家长
“开心闯关游”的测评形式激发了孩子们的测评热情,调动了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渗透对孩子的人文关怀,为孩子们成长为“完善的、社会的人”夯实基础。——一六班家长
(二)评价对象和评价主体的双赢。
“开心闯关游”与纸笔测试相结合的测评改革切实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转变了“学业成绩”代替“学业质量”的狭隘的评价观和质量观,明确而清晰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让教学变得朴素而简单。作为评价主体之一的学科老师认为:这样的测评改革让老师们对教学目标了然于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清清楚楚,极大地提升了教师日常教学效益。完成教学目标后,老师们可以引领孩子到更广阔的空间参与更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而参与测评的高年级学生作为评价的又一主体也受益不小。参与测评的过程本身不仅是对其学科核心知识能力的再提升,而且对其综合素养发展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正如有一位参与了“开心闯关游”的学生代表这样说:“这次一年级小朋友闯关活动,我很荣幸成为一名小考官——测试一年级的拼音认读项目。看着一个个一年级小朋友走到我面前认真地拼读,他们是那么自信,那么专注。一张张如同花儿的小脸透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渴望。这次活动也锻炼了我的胆量,提高了我的交际能力。当小考官的感觉真是棒极了。”
对于评价对象而言,从一次闯关到多次闯关,从冷冰冰的考题到生动有趣的闯关活动,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差异得以尊重,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得到激发。这样的测评方式对学生形成积极攻坚,勇敢挑战的果敢精神和阳光风貌提供了真实的空间。
学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行进。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既需要改革,还需要坚守,守住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之根基,守住学生生命成长之幸福。双流区实验小学的“开心闯关游”测评方式就是这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实验田中的一朵奇葩,它真真切切关注“人”的发展,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让评价充满了幸福的味道。